请吧自己的退路堵死


  读了郭总裁(鸿海董事长郭特铭)的精神讲话﹐才产生了一番感慨。象这样的文字﹐在很多书上都有过了﹐只是人们并没有把它运用到工作中来而已。

  我对此有一些见解﹐希能与公司及同仁共勉。

  “这个任务我大概不能如期完成”很多同仁在接受任务时常常会这样说﹐并说明了许多理由。人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先给自己预留了许多的退路和籍口﹐生怕任务不能完成时受到嘲讽或讥笑(而有的人仅仅只是害怕处罚)﹐因此往往就“有言在先”﹗把自己“保护”起来。

  我个人认为﹐一个人不管是学东西或者是做工作﹐均要有一定的压力才能如期圆满地完成﹐如果总是事先为自己找许多籍口﹐那幺这种压力就会消失﹐可想而知﹐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能学好东西吗?能做好工作吗?

  我有一种经验﹐当我去学一门知识或者去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候﹐我总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从来不给自己留任何的退路和籍口﹐虽然有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一些伤害﹐但我所得到的总是比失去的多﹐慢慢地﹐得到的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充实而且有信心。

  公司有很多规定﹑制度﹑COP﹑SOP﹑WI…等﹐但能否得到执行?我觉得﹕既有的规定﹐如果无法执行﹐那幺它存在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多余而已﹐它将严重地损害公司规定的严肃性和威慑性﹐人们会慢慢地放松自己﹐使这些规定流于一种形式﹐人人我行我素﹐“无法无天”。这样下去﹐终有一天﹐法规将彻底失去执行性。这将是一种危险的结果﹐是否有必要彻底地研究一下这些规定的完整性﹑可行性和必要性?不要哪里痛就治哪里﹐今天这里有点异常马上就跑出一个规定来﹐明天那里有异常又跑出一个办法来……会不会有一天﹐公司里有多少规定﹐规定了什么?连写规定的人都不了解?﹗。我觉得﹐规定即然写出来了﹐就得彻底地执行﹐不能给任何人留下任何的退路与籍口。

  马虎和草率﹐导至许多事情错得那幺荒唐﹐而人们也能慢慢地习惯这种错误﹐不当回事。因为﹐人们早已找到了唐塞的理由与籍口﹐他不怕做错事会为自己带来什幺不妥或伤害。

  总是在发生错误的时才开始检讨和追究责任﹐每次检讨错误时都是同样的原因﹐并不会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任何借鉴。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位主管的头痛﹐作主管的可否思索是不是计划或者作业流程上确有不当之处﹐还仅仅只是下属“有心”或“无心”之过?例如郭总裁建议用高科技(仪器)来解决员工的无心之过。又或者﹐当主管的往往也没弄懂为什幺老是出同样的错﹐未深思亦未研究﹐而每天工作仍然在进行。

  总是在追究责任的时候﹐人们都成了踢球的高手﹐甚至原形毕露﹐很少有人能袒然接受和承担﹐为什幺会这样?我分析只有对自己所做的大部分的事都没把握的时候﹐人们首先就想到了将来如何推委。

  这次参与做ERP我有很深感触﹐当教育训练做得不到位的时候﹐下属做的工作总是错误连连﹐因此做了许多重工的工作﹐工作效率大打折扣。郭总裁说﹕“不懂就不要做﹐要问清楚弄明白﹐懂了再做﹐做了就要负责任。”有的人为了如期完成任务﹐涂鸦般乱搞一通﹐做完了也没有去检查﹐头痛的事情都拋给别人。当然凡事均有轻重﹐应衡量其后果之严重性。如果真是不懂﹐就应确实弄懂﹐懂了再做﹐做了才不会出错。这大概就是“责任心”吧。

  不知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如害怕承担责任﹐害怕做错事﹐凡事能够少做的就尽量少做﹐人人都知道﹐事做得少﹐出错的机率就小﹐不做事呢﹐当然就不会出错??﹗﹗那么﹐公司从何而进步?更有甚者﹐推委与争吵﹐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将会严重地损害公司内部门间的良性沟通与协调。使得各部门相互对立起来﹐最终﹐每个人都为了自身或本单位的利益而不顾甚至伤害公司的利益﹗

  成功的例子﹐成功的人﹐往往属于那些敢做敢当的人﹐他们勇于承担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他们敢对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负责。他们不会推委﹐不会为自己找太多理由﹐所谓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吧。

                                                                                                                 200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