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平面信息爆炸的世界里,睁开眼睛一看,到处都是平面形象,书籍、报纸、广告自不用说,电脑、电视上也全部是平面信息的海洋,这个和我们年轻的时候除了政治性的平面信息时代真是大相径庭,那时候我们看到一点点从外国渗透进来的平面学形象都感觉很新奇,现在则感觉平面多到令人烦心的地步了。
好多年以来,做平面设计的,还是和印刷密切相关,但是自从1980年代以来,特别在最近这段时期,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打从20世纪的最后20年以来,电脑开始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在平面设计上,电脑成为新技术的核心,平面设计是各个设计领域中首当其冲受到数码化革命的冲击,新的电脑硬件和软件都是在平面设计上最先使用,之后才推广到其他的领域去,这种情况,使平面设计一直处在新技术和信息化、数码化革命的最前沿。数码革命使平面设计从编辑、排版、图形处理、插图创作,一直到制版印刷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的改变,设计的形式也就与以往完全不同了。如果说古腾堡的印刷技术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大的转折和革命的话,那么数码技术带来的冲击绝对不会小于古腾堡。电脑价格越来越低廉,而功能越来越强大,内存大、速度快,加上其他配合的设备,比如数码照相机、数码录像机、扫描机、光盘刻印机、数码光盘处理设备、互联网络等等,使平面设计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而设计师也都面临前所没有过的新问题、新挑战。全世界的平面设计教育体制也在新的技术压力之下面临改革,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显示。我教书的学院的平面设计专业( graphic design)也分成三个专业方向,就是传统平面、包装、运动平面(主要是具有界面特点的多媒体设计)。二十年前做平面的人手工性很高,现在基本都是在电脑上完成了。软件如此强大,图形处理易如反掌,接近随心所欲,令人目瞪口呆。
这样的技术条件转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现在的学生学习平面设计,基本不学手头功夫了,什么用鸭咀笔画线啊、用圆规做转交处理啊,没有人学,也不需要了。电脑鼠标拉一下就完成了,至于我们年轻的时候必须会的写美术字,更加是天方夜谭,想都没人想过需要手工做的。
“设计”鼎盛,也就出现了依赖于技术、玩弄形式而忽视了平面设计的基本传达功能的情况。在我来说,所谓好的平面设计,还是把信息传达清楚的设计,而不是好看的设计。比如一个餐馆挂个牌子说“关门”,你就知道不用去敲门了,是很清楚的。
因为自己做设计教学,也很注意平面设计的形式,这些年来,的确设计复杂了,英语中叫做sophisticated,文字、字体、插图、排版、风格等等,融合起来,看起来有时候真是有点感觉吃力呢!洛杉矶有个大概是美国最大的设计书店,在圣塔莫尼卡,叫做Hennessey+ Ingalls,我估计全球也是数一数二的,前几天去走走,找书,看见平面设计类、多媒体类的设计书,感觉是好多书的封面让你眼花缭乱,有些设计,弄得你看半天都不知道书名是什么,那就是技术太发达了,而设计师的心智还不平稳造成的吧。
不过,静心看看,平面设计还是几大类型而已,以杂志来说,《纽约客》(New Yorker)是老牌知识分子杂志,三栏,中规中矩,接近百年不变,我自己很喜欢;《插图体育》( Illustrated Sports),大众读物,稳重有变,老少咸宜;《线上》( wired),新潮杂志,读者是网上一族,设计新潮,富于创意。说平面,不也就这样开始吗?
2009年2月17日,于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