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及环境安全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有时一个愚昧的决策可能导致一条河流的污染,这将毒害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它潜在的危害可能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完全可以说这远比毒品犯罪可怕。笔者没有机会对全国的生态及环境情况做过深入调查,但从一些相关数据及媒体的报道,还是觉得生态及环境安全越来越成为我们21世纪不可忽视的严峻挑战之一。
只要大家不健忘,应该还记得松花江流域的水污染事件,这一事件可以说在中国的环保界引起相当大的震动,影响波及世界。直接导致了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的辞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来到哈尔滨,察看松花江水体污染情况。为此,国务院批准了由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了人类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警钟。
如果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你已经忘记的话,那么紧接着江苏无锡太湖水污染事件又一次给警示我们,生态及环境安全不容忽视!蓝藻暴发可以说算是生态环境对人类最小的惩罚,如果再不及时对太湖进行治理和保护,可以不夸张地说,太湖就会变成死湖!
至今记得小时候听到的“松花江水波连波”、“太湖美,美在太湖水”这样耳熟能详的歌曲,但不过二三十年的功夫,我们却不敢再这样自豪地歌唱它们了,我们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为了经济效益,我们用消耗资源的成果,破坏生态环境的巨大代价赢得GPD的高速增长,但回过头来,国家又得投入大量财力、人才、物力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这种恶性循环值得么?
我到过一些农村,发现过去的水利,现在都不成样,池塘完全被水草占据,尤其是许多地方的农田被圈,作为各种名目的开发利用,实则是一些污染严重的小作坊,小加工业,虽然我国已经对高耗能、高污染性的企业进行了整治与关闭,但有些地方做得并不好,而一些地方对污染的处理也不到位,问题还十分严重。
今日之中国,不再是过去盲目发展之中国,不再是只抓经济,不重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国。今日之中国,已经把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到了关乎中国人民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成为未来发展中国的重要国策。
2008年4月15日,由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全国生态文明记者行组委会主任张文台率领的“全国人大环资委生态文明调研组”展开了全国生态文明调研行动。此次调研,河北省、山西省、江苏省、浙江省(东北、内蒙古、西南的调研工作将在今年下半年进行)成为了具有落后地区,发达地区以及资源地区的典型特点。这是一次“ 全方位”的调研。明访、暗访、调研和高层对话,这是中国近年来,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的行动中及为少见的。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而且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环境安全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国家经济、安全不可或缺的保障,也是一个国家政治与政权存在的基础。我国正处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之中,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灾难时有发生,环境安全警钟一次又一次地敲响。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频发的自然灾害,是不是与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环境和保护环境有关重要关系,雪灾、连续干旱、沙漠化等等都极不正常,中新网报道称《广州遇罕见气候现象 45天内已历经秋冬春夏四季》,这正常么?显然不正常。当然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就中国的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目前虽然我们口头上强度,制度上提出要保护生态环境,但事实上我们做得又怎么样呢?
生态及环境安全是21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