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药·劫道·办学校


卖药的

最近,办公室里的人们都在谈论一种药酒,已经有三个人买了,有的是给自己买的,有的是给家人买的,说,喝了就见效,腰不疼了,腿不酸了,一觉睡到七点半了。果真如此?我没有买,没有发言权。可是,过了半月,喝药酒的人自己否定了自己,说,现在腰又疼了,腿又酸了,睡到三点就半迷糊眼了。

因为常常在耳边提起这个药酒的名字,所以,我也就多留意了一些。这是广告的效果。我在论坛里发现,这个药酒在南方是一种违法的广告,因为拿病人说事儿,还保证着疗效。本来只不过是一种营养品或者保健品,却拿来当药卖了。人人知道,有病去找大夫。可是,现在都跟着广告走了,被引入歧途者,不在少数。

一瓶药酒,动辄数百。这里面的利润到底有多大,只有厂家知道。报纸、电台、电视台轮番混炸,不怕你不上钩。还打亲情牌,孝顺的儿女给父母买,慈祥的父母给子女买,恩爱的夫妻给配偶买。最后成为买的不喝,喝的不买,药酒成为礼品了。送礼不嫌贵,越贵越好送。厂家和电视台赚得锅满钵满,可怜那些病急乱投医的患者,白瞎了钱,还耽误了病,是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不生病?有病去医院,是一个常识。医院不可能包治百病,也是一个常识。有了这两个常识,我们就没有必要乱花钱了。有钱做些好吃好喝的。身体有点问题,慢慢去治疗。同时,辅助体育锻炼,我想是会有好转的。

可能是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吧。可是,我的母亲腰疼。我看她经常变化花样儿地吃这吃那,中医西医还有野医甚至是巫医,受的那个罪啊,让人感同身受。其实,母亲是因为劳累,得不到有效的休息,是岁月的磨砺和折腾,老人都是这样儿的,只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腰疼腿酸是可以得到缓解的。之所以要买药酒之类,不过是腰疼得没法,希望立竿见影、药到病除。母亲喝过的药酒多了去了,最骇人的是拿蚂蚁、蝎子之类泡酒。现在,母亲的腰腿没有看好,酒量看涨。

这世界有三大暴利:劫道的不如卖药的,卖药的不如办学校的。今天先拿中间开刀,等有空再收拾两头。(二月十六日)

劫道的

《走西口》里有一个专门劫道的刘一刀。这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不需要什么投入,又一把刀和一身武艺即可。当然,还要有一副狠毒的心肠。可是,劫匪再怎么狠毒,也是有所不为的,这叫“盗亦有道”,是潜规则,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是久远的事情了。现在还没有没有刘一刀,我不敢下断论。我只是感觉,现在劫道的人并没有灭绝。不过是换了一种方法而已。

比如,乡村的小路,横上一根木头,就可以对于过往的车辆收一笔过路费了。电视上有过此类的报道,“收费站”的站长振振有词,说,这是有偿服务,因为,村里修路花钱了,必能白让社会车辆走。原来,这些车辆是为了逃避省道、国道、高速的高昂的收费而不得不采取的一个办法,可谓躲过大刀遭遇小刀,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是也。

省道、国道、高速收费,由来已久。这是有条款的,应该是属于合法收费。可是,合法收费到什么年月才是合理的呢?没有定论。据说,许多公路的建设费用已经数倍收齐了。可是,收费站就像被502胶水胶住了似的,挪不走了。收费员的薪水高得离奇,快要赶上公司的高管了。而且,还在逐年增长,限速都不管用,就像高速公路上飞跑的汽车。现在改革了,费改税了,二级公路收费站要取消了,收费员的幸福生活这才要(尚未实现)打了一点儿折扣。

收费站是固定的“劫道”口,公路管理员则是流动的劫道者。据说,在山西的公路上,只要是拉煤炭的车,100%是要被罚款的。交了罚款,载重50吨的汽车,你可以拉100吨。如果你抗拒不交,则无论你有没有超载有没有超速有没有违章停车有没有酒后驾车,交管只需要一脚踹碎你的汽车尾灯,你就违章了,还得乖乖交出过路钱。这真是不拿刀的劫匪。比劫匪还甚。劫匪还有所不为,不劫贫穷的人,交管则是无论贵贱不分贫富,通吃。这样的交管,路上跑的都是违章的车(以超载和超速为甚,他们要降低包括“罚款”在内的运输成本),还有什么安全可言?我们交通事故频发,每年死伤无算,和交管的“劫道”不无关系。

还有一种劫道,是占道经营。这在小区的自由市场随处可见。本来就不宽敞的小道,小贩们偏偏还要把三轮车横停在路当口儿,逼着行人不得不停车。有些行人为了方便(不用向纵深处的市场进军了),也随意停车买东西。这是生财有道了,虽然没有劫持,但是,这是纯粹的诱导和误导,是让你软着陆。他们正是因为把持了一个通津要塞,仿佛劫匪之守住关隘一样,坐地生财。他们生意如春前草,财源似雨后花,他们生财有道了。(二月十六日)

办学校的

把办学校的和劫道的卖药的相提并论,这是一种斯文扫地,是一种悲哀,太悲哀了。

曾几何时,我们历来视为神圣的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也染上了铜臭气。这是教育产业化的一个弊端,是一切向钱看的一个恶瘤。学校大门向南开,有才无财别进来,你也进不来。过去,最能体现平等的教育平等,如今也有了天差地别。因材施教变成了因财施教,于是,有贵族学校,有重点班级,有奥赛班,无非是变着法子捞银子罢了。

过去一家三个孩子,学费和学杂费所占家庭开始只是极少的一部分。现在一个孩子上学,花销竟然是家庭支出的一个大头,和买房不相上下了。这是一个畸形的社会。学校就像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老虎,吞噬着每一个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的钱财。臭老九变成香饽饽了。教师楼鳞次栉比了。教师宝马奔驰了。可是,我们的教育水平却下降了,高分低能增多了,有知识没文化的人增多了,有学养没教养的人增多了。

学生成为老师生财之源。逢年过节,学生得向老师进贡,或者鲜花,或者购物卡,或者礼品盒,或者旅游券,至于吃喝,家常便饭也,遇到升学,还有谢师宴什么的。这是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搞的这一套。至于大学,教授已经不叫教授,而叫老板了,因为,教授带的研究生,不仅能够为教授写论文,而且,还可以为教授接项目、搞三产、挣大钱。一个教授手里抓三五个“打工仔”,一年收获个十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是可能的。办学校好像办公司,你说,这样的学校还能教出好人么?无非是培养一些奸商和政客罢了。(二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