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身陷国际化泥沼的超级巨人(2月19日)


中国——身陷国际化泥沼的超级巨人

 

关键词:国际化  7000亿美元  国际化沼泽

 

金融危机下,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在携手共渡难关的表象下执行贸易保护的本质,似乎都在仰仗着其他国家伸手相助,却提高了进口的门槛。

似乎只有中国,总是好象有花不完的钱,有人希望中国拿出一些预算来,或者发放消费券,或者为大家多提供一些工作岗位。

在本人看来,这显然是有些痴人说梦之嫌。

中国是有四万亿的救市预算,也有两万亿的外汇储备,但那大体上与老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绝大部分恐怕是我们很难指望的。中国有太多需要花钱的地方了。

指望分享国库的那些钱?——别做梦了!

看看那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吧:

 

比如在石油方面,当油价上涨到140美元左右的时候,中国不得不购入石油战略储备,中国大型用油企业不得不进行套期保值——其实是上了当,以为购买套保其实是购买了结构性产品,一旦中国购入,全球石油价格大挫,华尔街某些公司获得厚利。当然,中国的投入及损失都是巨大的。

再比如,外汇储备更多的用来买外国的国债、采购外国的设备、人才与服务了,当然还有很多投资和汇率本身缩水的因素。采购欧洲设备一次性花了150亿美元,相比之下,这点采购费用还是微不足道的,比如平均每个月购买美国国债的有多少?在美国“两房”、黑石、摩根斯坦利上的投资又缩水多少?这些在决策的时候经过哪些会议讨论了?损失了之后又由谁来承担责任呢?

 

这些都是拜中国敞开国门,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所赐”。

因为改革开放,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家转变成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以物美价廉的商品换取大量的外汇储备与贸易顺差。但这似乎又受制于人,似乎那些真的是友邦的恩赐,而不是他们榨取了我们的剩余价值,毕竟我们也付出了时间、血汗和被污染的土地。

就如一个善良的书生,在赚了人的钱之后,总是有负罪感。

 

在本人看来,入世是一个巨大的圈套,是一个有毒的药丸,是可以让人上瘾的毒品;其所渲染的国际化把中国老百姓向往自由的野心,同时却在激发中国人的反传统的脑细胞。

在位期间成功地把中国引入WTO的龙永图在200812月说,中国还要买美国国债,因为贸易顺差的关系,中国用外汇储备支撑美国,才能形成中美经贸关系之间微妙的平衡。持这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但就如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不合理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注定了全世界的人都要被美元欺负。著名财经评论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叶檀中国的经济已经被美元绑架,不得不继续借钱给人家,以免最后鸡飞蛋打。中国购买的美债多数是不能兑现的,天底下居然有这么可怜的债权人。她说,龙永图毕竟恢复民间身份,如果央行人士也如此“国际主义”,那中国外汇储备就等着真实价值归零吧。温水煮青蛙,最后毕竟是要煮熟的。

当从内到外都认同这一发展趋势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沦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殖民国家了。

 

这并非什么危言耸听。

近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中国目前持有超过7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而且势必继续增加。

在这样的时候,中国就很难抛弃美国。虽然这个国家得了便宜还卖乖,习惯性地以怨报德,中国还是需要忍受同床异梦的痛苦,因为美国这样的国家发布的任何一个政策都会导致中国有数以千亿美元的损失!

——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所以几乎每个国家都不怕得罪中国,却怕与美国为敌。

欧洲人看到中国购买如此天量的国债也眼热,还有日本的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单纯这来自日本的阴谋心、欧洲的嫉妒心与来自美国的贪婪心,以及彼此的勾心斗角,就容易把中国拖入支离破碎的深渊。

 

以资本为标准的国际化的市场经济已经已经被证明是一片沼泽,中国是最重量级的大力士。

而且这个大力士受到美国的拖累,已经有半个身躯陷在沼泽里,对中国而言,不挣扎是等死,挣扎是找死,无非是死得快一些还是慢一点的问题。或者说这不是美国的错,至少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错。

30年的时间过得很快,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白驹过隙,但却足以让中国身陷物质化、享乐主义、不继续卖国就难以生存的程度。

 

中国对改革开放的成就展示,无疑就是对在毒品催生下的HIGH生活的赞扬,是整个国家与民族的丧失理智。吸毒的人往往会得到暂时的快感,那种晕忽忽欲仙欲死的感觉,而那种感觉一旦成为所追求的东西,就跟沾染上毒瘾没有什么区别了。

从主流媒体与御用文人对执政者的歌功颂德,到商业化媒体与新列强之传教士的西风东渐,在这两股风反复吹的作用之下,中国还有多少人是保持清醒的?

当指挥中枢已经陷于瘫痪的边缘,指引了一条通向更深的泥沼之路的时候,是否能够有另一支力量提醒我们,其实我有另一条路可以选择的。

 

《环球财经》在20088月份说,截至2007年底,房利美与房地美这两家公司的核心资本合计832亿美元,而这些资本支持着5.2万亿美元的债务与担保,杠杆比率高达62.5。中国的数千亿美元已经被深深地埋在这个已经挖好的大坑里,成为这两家公司对外讲故事的一个被泡沫化的数字,而美国政府之所以在倒闭之前出手相救,除了那关乎美国经济是否崩盘的大事,怕也是憋着让中国加大对美国债券购买的必要姿态,更何况,谁都不会想到金融风暴最终成了摧枯拉朽之势,雷曼等五大投行无一幸免,并逐渐继续蔓延。

中国显然是被算计了!被深深地算计了!

 

美国是欠中国的钱,7000亿美元的国债。

美国某基金会总裁大卫·沃克尔说“如果把美国政府对国民的社保欠账等所有隐形债务统统加在一起,2007年,美国的实际债务总额高达53万亿美元”。什么概念?2007年,全球的GDP54.3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一个国家的欠债,已经使得全球的债务率接近100%。平均每个美国人欠债17.5万美元。如果摊到全世界头上,平均每人欠债9000美元。世界上有无数人一辈子都赚不到9000美元。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但那7000亿美元怕也不是什么大数字。

俗话说:债多了不愁,美国怕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我们某些人居然提出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达到一定时候,就可以对美国实行“要约收购”——这种“收购美国”的忽悠也太有些小儿科了。

美国连高科技的设备都不愿意卖给中国,更不要说是整个国家了。

中国不要做当代的蒋干,聪明反被聪明误。

 

再说内部拉动,那四万亿的救市资金都拿来做什么呢?修铁路、挖隧道、盖大楼、更庞大的公务员队伍,这些都是政府需要花钱的地方。当然,审计署的新闻发布会上依旧表示没有发现违规的,但个中的内情又有谁能够说得清!

中国更希望承担国际责任而不是国内的责任,不是解决国内百姓就业与吃饭的问题,更多的是创造一个更好的国际大环境,国际形象总是比切身的实在利益更重要一些。

 

本人认为:我们平头百姓,还是现实一些,理性一些的好。

工作岗位不是别人给的,更多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现在的舆论导向,不仅不能指望政府发钱,还要响应号召来救政府,体现自己的爱国热情呢:比如消费就是爱国、买房就是爱国的论调;比如利好政策频出等待散户股民往里扔钱,再比如,财政收入以往每年都是以30%以上的速度在提高,2009年的预期增长率是多少呢?

 

国家的大政方针会有指引方向的作用。

中国是中国人的还是世界的?

——我们的大政方针所指引的方向是什么?

 

贾春宝

2009219星期四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