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应成为全世界旅游度假圣地之一


     10年前,我去海南过春节,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一到海南就像到了北方的夏天。我在那里住了10多天,感觉非常舒服,回来感觉好像这一年过了两个夏天似的。

     今年春节后第一天上班,我就参加了关于海南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组讨论。刚从海南回来的同事说,现在到海南去度假、养老的态势已经基本形成了。他这次到海南,发现很多来自东北、山西、四川等国内各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的老年人到海南去过冬,短则数周,长则半年,而且其中很多人年年如此。这些人中,一部分在海南购房居住,带动了海南省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这种“候鸟型”旅游模式,在海南省有颇多质疑。海南产业发展项目组的人说,在海南参加规划立项讨论会时,有人说这种模式对海南省经济带动很小、资源的利用率也很低。

     这种舆论在海南很普遍,但我认为其目光狭窄、对海南省经济发展很有害。实际上,只有产权确定以后,这方面相关的服务和各种代理才会发展起来。旅游是一个很容易让当地老百姓收入多起来的产业,在旅游产业开发方面,很多地方政府都因旅游产业对地区GDP影响较小,但对藏富于民影响较大,而不予重视。海南省要切记,不能目光狭窄,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

     中国绝大部分领土处于温带,很少的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南省作为一个具有热带气候的岛屿,这种旅游资源可谓得天独厚,应该将其开发为全世界旅游渡假圣地之一,也应该成为中国人旅游度假的圣地。

     我认为,海南省经济到目前为止,靠外部投资拉动的因素太多,靠本土自身内生发展的因素太少。仅就旅游资源的开发来说,海南省依靠外部投资大力发展海洋旅游,这是不够的。海南省不仅具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还具备国内罕见的热带雨林资源,黎、苗、回等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海南省的人类居住的遗迹可以追溯到一万年以前,文化积淀也非常深厚。海南省的旅游发展应该走“遍地开花”的模式,即,每个市县都应该找到适合本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把全岛的原生态旅游、民族旅游、文化旅游和海景旅游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强本地土著居民的深入参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能加强对本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这种多维度、全方位的旅游,也有利于海南省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这样,海南旅游才能打造成高端品牌,成为真正的旅游度假圣地。相对照的,海南省的工业产业就应该抓住“海洋、热带”两大关键词,走“集中发展”的模式。


 

我的相关日志:

2008-06-23 | 五龙潭游记
2007-07-17 | 打造中国的环法大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咨询策划小忆
2009-01-22 | 要以“产业主导权”统领新时期的产业规划
2008-10-23 | 与淡水河谷的交流和LME晚宴
2008-08-15 | 中关村科文献集前言
2007-11-11 |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先行
2007-07-14 | 花卉产业-发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
2007-06-02 | 向深圳市长建言献策
2007-03-28 | 80年代人VS文化创意产业
2009-01-13 | 产业主导权是下一个三十年主要问题
2008-12-26 | 水煮三国话显示产业
2008-11-17 | 与淡水河谷罗伯托先生交流工业品分销
2008-11-14 | 重视战略布局 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2008-11-10 | 以制造业服务化带动“中国制造”升级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