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玩具出口面临的门槛特别多


  除了面对金融危机之外,今明两年中国玩具出口面临的门槛特别多――去年11月11日起已经生效的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规定对美出口的儿童产品须实行强制性第三方检测;今年1月10日开始,自愿性标准ASTMF963将转化为强制性标准;8月14日前,玩具上须加贴可追溯性标签,据分析超过五成的中国玩具出口企业可能被拦在美国门外。此外,欧盟将于2009年春季实施《新玩具安全指令》,包括禁止在玩具中使用一切过敏物质,以及任何致癌、诱变或危害人类生殖力的物质,只有极少数物质获得豁免。海关人士指出,新的技术壁垒加上金融海啸引发的更多贸易壁垒政策,势必使玩具出口形势更加严峻。近日印度政府宣布今后6个月内禁止进口海关税号为9501、9502和9503项下的中国玩具,这对原本倍受打击的玩具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从2009年2月起,美国对纺织服装产品进口实行新规,对不符合安全条例的产品将直接彻底销毁,企业违规将被重罚。今年起,欧美、印尼、新西兰等国对玩具、鞋服等产品开始纷纷实行多项进口新规。

  2008年12月底,印度尼西亚出台了进口产品的新规定,规定要求出口到印度尼西亚的鞋、服装、儿童玩具、饮料、电器、食品等六项消费产品须由本国合法注册的进口商,在指定港口及机场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