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手中的美元 左右为难


现金充裕的北京可能会顶着国内的批评,将其外汇储备投资在低回报的美元资产上,但同时会要求华盛顿给予回报

作者:Geoff Dyer 译者:jiefei

作为美国金融泡沫破灭的标志性事件之一,2007年6月的上市的黑石集团已经退市,当某些华尔街内部的精明人士决定套现之际,这也成为结束一个时代的交易。

然而这家私募基金的上市也可能是金融史另一篇章的转折点。将塑造摆脱当下危机的新世界。也是中国真正开始对其与美国在金融方面的深层关联的质疑。

中国的政府基金,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CIC),在投资30亿美元购入黑石基金9.9%的股份时,甚至还没有正式开始运营。随着黑石股价上市之后下跌84%,CIC的新主管成为了广大博客的攻击的对象,认为他们被人操控。“他们比战时的汉奸还糟,”一个近期的聊天室的帖子说。“盲目崇拜美国的所谓专家,”另一个帖子抱怨。中国拥有全球最大将近二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常被国外视作强大的力量和对抗经济动荡的保障。但是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公众,甚至某些决策者们觉得它是沉重的负担,一笔在国内无法使用的资金并有可能随着美元的崩溃而贬值。人们开始问为什么这样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要为如此富有的美国提供资金?即便是在精英阶层,这样的挫败感也会偶尔冒出来。“我恨你们,”罗平,中国银监局局长在上周访问美国时抱怨说。“一旦你们开始发行1-2万亿美元,我们就知道美元将会贬值,因此我们恨你们,但我们什么也不能做。”

中国的经济剧烈地放缓,关于如何处理这些外汇储备的争论正在升级。某些人建议花在国内,另一些人则希望进行更多样化的投资。但是有一点共识是将美元兑换成美国国债是会受到攻击的。而相关的讨论对奥巴马政府至关重要。至少,中国政府很有可能会更有力地试图影响美国经济政策。“美国将会有更多的让步,某种对于我们利益的保障将得到维护。”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余永定说。鉴于中国在资助美国赤字所起的重要作用,华盛顿当局至少应该变得更礼貌一点。

中国外汇储备的爆炸已然成为近期金融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中国官方的总计为19500亿美元,但对外关系理事会的Brad Setser,认为实际数据为大约2300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拥有超过1600美元。纽约的Brad Setser,长期跟踪关注中国外汇。其中,17000亿美元投资在美元资产上,另外中国借给美国超过4000亿美元,差不多等于中国10%的国民生产总值。“日复一日,中国是市场上唯一最大的美国债券的买家。” Setser先生在最近一份报告中写到。“美国从未如此严重依赖另一个国家的资助。”

在中国国内,大众对于大规模投资美国的反对已经有了一段时间。成立于2007年,CIC仅仅控制了相当于10%的总储备,就成为了众人批评的避雷针。不仅因为它对黑石的投资失利,还因为CIC在银行股下跌前,对Morgan Stanley投资50亿美金。CIC在Reserve Primary Fund中也有投资,而这家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在雷曼兄弟倒掉后冻结了赎回。

一位对CIC海外战略提供顾问的欧洲银行家说:“这对于中国官员来说是一个完全独特的局面,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在互联网上遭到辩论和分析,还经常被媒体攻击。我感觉他们都疲于应付了。”几乎每周都发起一个新的提案以便能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投资这笔钱。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说,本周中国可能设立一个基金,用外汇储备来支持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这样的想法是随着最近中国企业参与的一系列能源交易而提出的,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国铝业计划投资力拓,尽管这些交易没有一件直接涉及外汇储备。

借入美元

另一个广受吹捧的方案就是中国的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借”美元储备,将之转换成人民币用于社会建设项目。即使管理美元储备的国家外汇管理局上周都承认该部门在商讨新的方法。“我们会积极地拓展使用这些外汇储备渠道和方法。特别是,我们会探讨如和利用这些储备来更好地服务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外汇储备局副局长邓先红说。

然而中国官员承认中国仍有强大的理由继续购入美国国债。如果中国不想积存那么多外汇储备,它必须加强人民币汇率,这也恰恰是当中国外贸出口崩溃时政府最不希望出现的情况。中国的领导人明确表示至少在短期内他们会继续支持美国市场。他们希望被认为是这场危机中负责人的全球公民。他们也知道中国将远离美元投资的强有力的信号会给他们手中已经持有的美元储备带来巨大的损失。

"我们认为保持一个稳定的国际金融市场有利于支持市场的信心.......饼促进国际市场的早日恢复,” 中国总理温家宝今日接受金融时报的采访时说。尽管他暗示当危机结束时战略将会转型。正如中国经济季刊的总编Arthur Kroeber所说:“中国默认的政策是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稳定。他们不希望当情况不稳定的时候让船摇摆。”

然而,除了继续购入美国债券外中国别无选择,它仍然可以尝试将其投资到其他其他方面。上海国际问题问题研究所的查小刚出版了一本“经济愿望清单”,清单中就包括了美国放松对华出口尖端技术的限制。

中国的决策者们对美国的财政政策也日渐不满。上周,银监会罗平先生的尖刻评论正是中国担心美元危机的最好说明。但是还有来自其他高层领导的暗示。“我们希望美方能保证中国在美资产和投资的安全,”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在钱美国财政部长Hank Paulson12月访问北京时对其说。鉴于公众对美元储备的质疑,北京当局更强硬的方式将在中国广受欢迎。其中一个讨论中的想法就是争取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更大的权力对美国的经济及金融系统的健康状况做出关键的判断。中国官员还希望将购买美国国国债作为一个外交武器来对付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

可以说,中国已经证明他们能够影响美国的决定。经济学家们说,布什政府去年被迫重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中国开始出售其持有的美国机构的债券。“中国已开始表现得想一个正常的债权人,”Setser先生说。归根结底,中国对美国政策的影响面临着两大制约因素。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给了美国其他巨额赤字的国家所没有的巨大灵活性,这令中国官方有很大的挫折感。中国不愿让人民币进一步升职也限制了其使用。

但是政治的辩论很可能非常不同。中美关系曾经涉及华盛顿对人民币低估和中国金融市场封闭的谴责。现在,它们还将包括中国 对美国通胀和美元弱势的风险的警告。担心美国借贷狂潮的财政保守派们有了一个靠不住的新盟友: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