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杀跌,预示新一轮上涨的开始.


     2009年全国“两会”日益临近,如何稳定我国资本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A股市场将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近日从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处了解到,在事关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各项工作中,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步伐、稳妥推出各项创新业务、IPO开闸、加快对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以及解决“大小非”问题将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随着制度的不断健全,股市会回到理性上来.尽管近几天来股指震荡加剧,使得许多人割肉离场等待新底,但正是这种恐慌更造就了新一轮上涨的前兆,我们有理由相信本轮反弹行情还未结束,经过调整转换,"八二"现象将发生改变.
   此轮行情的策动源于经济政策强力刺激,而流动性则推波助澜。观察这两个因素,我们认为目前并没有出现明显改变,因此,短期市场受外部因素影响出现震荡,但反弹行情尚未结束。
  经济刺激力度或再度加大
  美国道琼斯指数创12年以来的新低,加重了投资者的担忧。进入2009年,各国政府的拯救措施似乎并没缓解投资者对金融危机的忧虑,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低迷不振,新兴经济体的危机不断暴露,但目前的形势是否会引发“第二轮金融危机”尚难确定。虽然近期美股不断创新低,但衡量美股短期风险预期的VIX波动指数仍明显低于去年11月份的高位。
  今年以来,中国密集出台了汽车、钢铁、纺织等八大产业的振兴规划,而且几乎每一个产业振兴规划都包含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实质性内容,而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也为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基础。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同时可能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随着各项产业振兴规划细则陆续出台,其中也将蕴含众多的投资机会。
  流动性过剩暂难消失
  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62万亿元,这种爆发性的信贷投放难以持续已成市场共识,市场预期2月份新增贷款在5000亿元左右,即便如此,同比仍接近翻番,1、2月的信贷新增总额已经达到全年预计5万亿新增贷款总额的四成以上。由此可见,短时期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中国货币网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2月份央行开始在公开市场实施净回笼操作,但3月期的Shibor利率从2月初的1.36%下行至2月23日的1.28%,较1月份平均利率1.51%再度下滑。此外,央行公布的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大幅上升,去年末为5.11%,比上年末高出1.81个百分点。
  虽然近期股市巨大的成交量引发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猜测,但央行的调查显示,并没有证据表证这一猜测,在当前经济环境大背景下,央行更不可能据此揣测而采取大力收缩流动性的措施。因此,流动性的充裕性在未来1、2个月仍将持续,这是延续资金推动型行情的必要条件。
  热点似散但不乱
  本轮反弹的热点是围绕政策展开的各类主题投资,如新能源、泛基建板块等,虽然相关个股均有相当的涨幅,静态的估值水平也不低,但由于资金介入程度较深,退出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些股票所涉及的题材概念似乎还未到尽头,如国家近期对新能源运用方面的政策力度是相当大的,包括增大对风电、核电的投资,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等。此外,开春之后基建投资开始加速,水泥、工程机械等与之相关行业的需求逐渐旺盛,订单的增多使市场憧憬这些行业会率先复苏。
  这些热点板块的动向是判断此波反弹行情是否结束的风向标,目前这些板块走势明显强于大盘。而作为本轮行情中表现最弱的大盘蓝筹股,经历周二大跌后,未来下跌的空间有限,一定程度上也限制大盘下行空间。
  综上所述,周边市场的剧烈波动对A股市场存在影响,但国内政府积极应对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将缓和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A股市场运行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国内政策面和资金面的变化。尽管A股出现较大的震荡,但断定反弹就此结束还为时过早,短期内将在2100-2300点区间震荡,消化周边不利因素后,“击鼓传花”的游戏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