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得到中央的重视,地方政府该如何作为?
网友通过新华网论坛向总理提问,总理现场回答网友问题。这是继国家主席胡锦涛
这些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已由关注传统媒体转变为关注网络媒体,并通过网络媒体表达个人的意见或诉求。网络媒体俨然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伴侣。
网络在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政治建设和反腐斗争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例如法律法规出台前,要通过网络听取各方意见,周久耕腐败案就是网友通过“人肉搜索”、入理分析挖出来的蛀虫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关注网络并不是为了收集网友的意见或建议,不是为了搜集官员腐败信息,而是关注网友是不是在攻击政府,是不是在给政府抹黑。他们希望网络为他们宣传,为他们歌功颂德,而听不进不同声音、不愿听不同意见。他们对网友提出的一些问题持怀疑态度,对政府不利的信息予以关闭或找网络主办方谈话。也就是说,这些官员只要网络为政府宣传功能,其他功能一概封杀。
其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是网络的一大功能,对政府发展的意见、建议,对有关民生问题的看法,对有关贪污腐败官员的举报等等都是网络的重要功能,地方政府怎能以偏概全呢?政府封杀所谓的不良信息,可能是担心一些不法人员,恶意攻击政府,但这些人毕竟是少数,而且网络管理员会及时予以处理的,相信这些网友也不会深得人心。对政府的发展,对政府部门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谁最有发言权?是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最便于通过网络发表意见。所以,网络是反映真声的地方,理应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关注。
当前,一些地方热衷于评选“十佳”、“十差”干部。地方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以此进一步促进干部作风的好转。但是这一做法具有科学性吗?正所谓矮子里面拔将军,将军里面有矮子。不同部门工作性质不一,服务对象不一,服务方式也不一,如何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再者,请的这些“考官”是些什么人,大多数是机关干部,他们接受过“被考评”对象的服务吗?相信很多没有接受过,就是接受了,我相信“被考评”对象的服务态度也会很好的,毕竟大家都是工作人员,抬头不见低头见,况且日后也有可能需要找别人办事,“被考评”对象能不给自己留后路吗?所以,这种考评只是走形式,没有实质意义,而且这种做法,对老实人、服务面窄的人(因为他们认识的人少、与他们有关系的人更少)不公平,他们参评就处于不利之地。要想这种“考评”制度取得实效,政府就要转变执政理念,引进网络“考评”,让更多的接受过“被考评”对象服务的人员参与进来,这样的考评才更具有真实性。
所以,地方政府天天讲解放思想不如行动上落实思想解放,转变执政理念,善于从网络获取各种信息,真正做到广集民智,反映民意;不如畅通网络信访通道,保护信访人的利益,建立起网络反腐平台,让腐败官员无处藏身;不如通过网络听取群众对政策进行的评价,不断修正,真正做到政策为民、执政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