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元旦,一家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小店——“国美电器店”,在北京珠市口开张,它的店主是年仅18岁的黄光裕和他的哥哥黄俊钦。当时,整个中国市场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谁掌握了货源,转手就能赚钱。黄氏兄弟敏锐地切入了当时发展势头良好的家电市场。但是,与当时一般商家抬高售价赚取利润的做法不同,国美一开始就确立了“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这一策略一直延续至今,已成为国美的立业之本。35岁的时候,因为拥有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销售企业,荣登2004年福布斯中国排行榜的第二名。国美电器这几年迅速发展,靠的就是打折这个杀手锏吗?你敢向上游的企业叫板,真是为了消费者利益的最大化吗?如今已经登陆香港、目标扩张到整个东南亚的国美电器,还有没有可能在海外继续掀起廉价风暴呢?有被逼的原因,也有战略思考的原因。当时经营电器的都是国有单位,国有单位有一级、二级批发站,定量给它们供应商品,而我们当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店,怎么办?我们就被逼着去想办法吸引客户。我们的价格确实比别人低很多,但是我们并不少挣钱。这在当时是一个经营基础和经营定位的问题。”
经营基础和经营定位的问题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