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创新是企业转危为安、追求卓越的必修课
精细管理工程推广中心
(2009年2月4日)
创新性的金融衍生产品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继而影响到全世界,波及到中国,可以说,引发美国和全世界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是“创新”;这告诫了我们:并非所有的创新都是好的,并非所有的创新都是有效的。
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影响到中国的时候,中国少数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受到的冲击很小,而多数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企业,纷纷陷入危机、困境。
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众多中国企业陷入危机、困境,对于陷入危机、困境的国内企业来讲,要想转危为安、化危为机,急需补上“有效创新”这门课。
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少数具有自主创新意识、能力的企业,需要抓住这一良机,尽快把自主创新上升到“有效创新”,从而去不断地追求卓越。
那么,什么样的创新才叫“有效创新”呢?企业应该如何去倡导和推行“有效创新”呢?
管理创新专家、企业文化专家、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对“有效创新”有着独到而实用的见解,并具有丰富而成功的实践经验:
1、2001年,刘先明率先、创新提出了“有效创新”、“岗位主人翁”、“岗位将军”等新观念。
2、2001年,刘先明研创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企业的“精细管理工程”学说或理论,已有上海铁路局等40多家企业借鉴了刘先明的“精细管理工程”。
3、2002年,刘先明两度成为两家优秀民营企业的 “签约总经理”,开创了国内咨询师以企业总经理的身份、为企业提供咨询和管理服务的先河。
4、2001年——2008年,刘先明以“有效创新”为原则,运用五种创新方法,成功地为多家企业提供了企业文化、精细管理工程、品牌推广等咨询服务。
5、2001年——2008年,刘先明在大庆油田、海尔、海信、首都机场、上海铁路局、红豆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总裁班等多种场合讲课的时候,其“有效创新”的先进观点和实战技能受到高度好评。
6、刘先明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培训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管理咨询师,200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行业百名功勋人物”。
希望所在企业转危为安或追求卓越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或全体员工,如果接受了管理创新专家、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一、二天的《管理创新》的培训,将会了解创新和有效创新的基本知识、转变并树立新的管理观念、学会创新的五种方法、掌握有效创新的五大原则、提高管理创新的技能,并能立即将学到的东西,运用于自己的工作中去,为企业转危为安、追求卓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管理创新》讲座大纲
主讲: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一、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基本概念;
二、用创新的眼光看待管理,管理=管人理事+管事理人;
三、管理要创新,观念须先行,全员要转变和树立的新观念;
四、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六、管理创新要处理好与企业其他创新之间的和谐关系;
七、创新的常用五种方法;
八、资源是有限的,创新是无限的,有效创新的原则;
九、管理创新的案例。
欢迎有《管理创新》内训需求的单位来电、来邮,索取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主讲的《管理创新》课件。Msn:[email protected];E—mail:[email protected],电话:13910823978,010-87509373。
链接:
一、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的文章:危机当前,有效创新要当先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http://www.drcnet.com.cn/DRCnet.common.web/DocViewSummary.aspx?docid=1836611&chnid=1006&leafid=81&gourl=/DRCnet.common.web/docview.aspx
2、中国管理传播网:
二、中华职工学习网报道:刘先明老师在“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授课
刘先明老师在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做了“管理观念创新”的课程演讲,受到来自全国知名企业家的一致好评,讲课过程中刘老师独特的观点,精辟的案例分析,尤其是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上生动的演讲,赢得的企业家们阵阵掌声!
三、淄博新闻网报道:刘先明为山东理工大EMBA总裁班讲授管理创新
http://www.zbnews.net/zbnews/news/ziboxinwen/2007_12_27/473488.shtml
淄博新闻网讯 通讯员董娥报道:2007年12月25—26日,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教授为山东理工大学EMBA总裁研修班的学员们讲授了《管理创新》。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乔平副主任到课堂上看望了总裁研修班的学员。
刘先明教授在传授管理创新理论的同时,密切联系实际,结合生动鲜活的案例,重点讲解了管理创新精细管理工程、精细管理工程的精髓和内涵、精细管理工程的实践和社会评价、创新无止境、精细管理工程无终点。刘先明还利用中午时间与总裁研修班的学员们进行了交流,就学员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