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人民民主制度机制?


如何构建人民民主制度机制?

-----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之三

田忠国

如果谈如何构建人民民主制度机制,我们就不能不谈一下立国思想,因为,立国思想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之根。我个人认为,综观毛泽东的各种论述,其立国思想不外乎:人民民主,即,人民群众拥有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权、决定权和管理权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兼容其它经济成分,相对动态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保障,二者相互作用,形成动态制衡的闭环动力机制。我在谈人民民主制度机制的时候,右翼朋友一再在文章后留言,否定毛泽东的立国思想。

武候坡先生的留言,一语道破了右翼朋友的真实目的,全文照录如下:

“反毛诬毛分子绝大多数都是捍卫坏的改革的人.他们的卑鄙手段和险恶用心在于,它们始终打着改革开放民主自由的诱人旗号,对内把毛泽东同志的部分过错夸大为科学社会主义制度的整个错误;把历史条件下新中国曾遭遇到的内外困难,全面诬蔑夸大成为毛泽东时代的整个灾难,以此混淆视听颠倒黑白,从而全盘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整个毛泽东时代,其最终企图是要全面否定共产党的革命及其执政地位的合法性,从而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全面复辟开路;对外他们希望接受西方列强的殖民领导,要让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让中国人民成为国内外资产阶级的仆从,而他们则成为对内统治人民对外摇尾乞怜的西方列强的帮凶和走狗。总之一句话,反毛诬毛分子们妄图要把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引向资本主义在中国全面复辟的邪路,他们要开历史的倒车,想让广大劳动人民重新回到三座大山之下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对此,每一个觉醒了的中国人应该要明辨是非保持高度警惕。”

先生的留言我在不同文章中全文引录了两次。引录的意思,旨在让人们警惕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阶级性问题,避免滑向“西方列强的附庸”国。我在“与一位右翼网友的思想交锋

”一文中曾这样写道:“我们的观点不同,表面上看只是个观点问题,而本质上是个阶级属性和阶级观点的问题,如果不能通过平等的思想斗争,解决不同观点问题,最终达成价值目标共识,阶级冲突也就变成了必然。毛泽东就是想建构那样的斗争机制,而这种斗争机制的核心就是人民群众拥有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权、决定权和管理权问题,彻底解决阶级冲突问题,虽然不完善,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个人认为,后人就应该完善彻底解决阶级冲突的机制问题,而不是否定解决阶级冲突机制的努力。否定了,就把解决阶级冲突问题的思路堵住了。”而和平解决阶级冲突的路径堵死后,由于阶级矛盾的积累,其冲突就必然演变成暴力式冲突。

所以,我一直认为,解决社会各阶级矛盾的最佳途径,是解决人民群众拥有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权、决定权和管理权,形成社会阶层间的动态制衡机制。我的这个主张,遭到了右翼势力的恶意攻击和谩骂,由此可知,在右翼失去理智变得自由疯狂、不愿给人民群众基本的民主权利的时代,创建和谐社会几乎完全没有可能。

但不论多么艰难,我认为,只要人们立足于立国思想:人民民主,即,人民群众拥有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权、决定权和管理权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兼容其它经济成分,相对动态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保障,二者相互作用,形成动态制衡的闭环动力机制,坚定不移的使立国思想“系统程序化、程序标准化、标准制度化”,中国人民就一定在党的带领下,实现五千年中国人共同的梦想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人民共同的梦想,创新机制、创新生活、创新未来。

但是,这需要:

一、构建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制度选择、决定和管理的程序机制

在谈这个问题前,我以为很有必要谈一下自由问题。因为,自由是人民民主机制中核心价值之一,但是很显然,人民民主,也即社会主义的自由价值观,是和资产阶级的自由价值观完全不同,或者说尖锐对立的。在资产阶级看来,剥削与压迫是合理的,所以,剥削与压迫他们的自由,反对剥削与压迫的自由,也是违背人权的。但是,在这种自由价值逻辑下,人民大众反对剥削与压迫、维护个人人权的正义斗争,就必然成了违背资产阶级人权观和自由观的限止对象,因而,人民群众的人权和自由,就只能是遵循资产阶级人权观和自由观前提的“人权”和“自由”,也就是说,人民群众在资产阶级人权和自由价值逻辑下,失去了自己的人权和自由。或许,毛泽东正是认识到资产阶级人权与自由价值逻辑的悖反现象,根据中国实际,创建了人民民主学说。

但是,建构人民民主学说的基础,则是与资产阶级完全对立的人权和自由观,即,剥削与压迫是反人类、反社会发展潮流的。因此,人民大众和社会其它各阶层的人权与自由,必须建立在平等和消灭剥削与压迫的基础之上。因为,社会上有剥削与压迫者的人权和自由,就没有人民大众的人权和自由。由此可知,我国右翼势力所宣传的人权与自由,是剥削与压迫阶级的人权与自由,是剥夺人民大众人权与自由的人权与自由。

而保障人民群众人权与自由的途径,一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二是人民群众必须拥有至高无尚的对政治经济制度选择、决定和管理权,三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兼容其它经济成分,相对动态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由此可知,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是人民群众拥有对政治经济制度选择、决定和管理权基本保障,而人民群众拥有对政治经济制度选择、决定和管理权,是保障国家专政机器不落到剥削阶级之手的最大的防火墙。以公有制为主体,兼容其它经济成分,相对动态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则是前二者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不讳言,在我国六十年的历史上,人民民主机制尚不完善,或者说民主机制很不健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宏愿还停留在理想阶段。因为,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缺乏程序渠道,无法行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因此,研究人民民主的价值逻辑,并使人民民主的价值逻辑程序化(价值逻辑即是制度中的程序)历史任务,就落到了全国人民的肩上。

二、人民群众对政府的问责机制(也即造反机制)和优选、优化机制

如果我们不讳言历史的话,文革中的造反夺权,也既人民群众行使问责机制的权利,是完全可以通过程序机制的方式,使之形成动态有序的制衡机制的。而建构问责机制,一方面可以放到人大、媒体和民众联合问责,由人大召开听证会,并进行最终裁决的方式,固化成模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媒体与民众互动的方式,使所有违背国家意志的官员,包括各类专家学者,纳入到人民大众的监督之下,从不同的侧面予以评审(民众),剔除国家不安全因素。请参阅“分清国家概念,捍卫人民利益”,因为此文对国家概念、国家意志和国家不安全因素给出了明确概念。现在再重复一遍:

什么叫国家概念呢?由于区域性因素,由不同的人民群体组成的、有界域性的社会,叫国家。简单的说,国家即是社会群体组成的整体之意。

什么叫国家意志呢?由人民大众形成的共同意志,叫国家意志。

什么叫国家不安全因素呢?给人民大众政治经济利益和人身安全带来威胁或损害各类因素,叫国家不安全因素。

明确了这三个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概念,我们就会明白,人民群众对政府的问责机制,实质上是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机制,这是一。其二,也是对官员的优选、优化机制。没有人民群众对官员的问责机制和优选、优化机制,就没有官员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1/24/156232.html。请参阅:“分清国家概念,捍卫人民利益”)

三、构建以公有制为主体、兼容其它经济成分,相对动态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

构建人民民主机制,就不能不构建以公有制为主体、兼容其它经济成分,相对动态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保障。但是,我国经过近十年的私有化过程,已经严重伤害了党的执政基础,到了今天,为政者不可不面对这一残酷现实。因此,重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当然,构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首先要从理论上探索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的制度机制问题,彻底破除自由经济机制对我国经济的破坏与影响,真正建构起中国经济模式。

要建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兼容其它经济成分,相对动态均衡的市场机制:

一)、构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到目前为止,自由经济的贩卖者------美国------其经济模式也没有离开国家战略管理,而所谓的经济自由,不过是战略管理下的有限自由而已。因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实现,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这个问题,应该是个孩子都能知道的基本常识,但不知为什么,一些国家智囊人物,却竭尽全力鼓吹自由经济,解构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更令人倍感不幸和无奈的是,对于这种情况,本应该由精英队伍揭露和批判,阻止解构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的事不断发生,但事实却相反,精英队伍竟然相互呼应,为解构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创造理论根据。面对这种现实,我这个小小的矿工,不得不赤臂上阵,为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而大声疾呼了。

同时,我在此建议,国家安全局应该尽快调查那些智囊,也就是专家学者研究资金的来源。对于那些接受外国基金或什么形式资助,为外国说话办事的专家学者,一律禁止其媒体上的发言权。但令人悲哀的是,那些为外国说话办事的专家学者,却偏偏成了各大媒体追捧的宠儿。这种残酷的现象,不能不令人怀疑:中国的媒体也让外国人掌控了?

要实施国家战略管理,就必须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按时间段划分不同的战略目标。为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应该以立法的形式,杜绝一切挑战国家战略的行为发生。

二)、构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动态优化机制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动态优化,因为,经济的动态多变性,如果不动态优化,就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就必须建构国家战略动态优化机制,并完善国家战略管理机制。人们必须明确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优化机制,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下的自由,而不是超越国家战略的自由。因此,对经济发展的量化考评科学机制,就不单单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当然,要建构量化考评的科学机制,因为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需要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但是,需要明确的是,任何思想都有一个从萌生到实践的过程,实践,就可能出错,所以,就要建构动态纠错机制。据媒体报道说,重庆要搞容错机制,其实,重庆应该尽快建构的不是容错机制,而是动态纠错机制。有了动态纠错机制,才能及时纠正错误,推进正确,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我还认为,我国如果要构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其内核,人民民主也即经济管理权,包括量化考评权,就不能不落实。

三)、构建发展与分配的科学比率,向内需型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型

有网友在我文章后留言说,坚持公有制是落后观念,私有制才是先进观念,并举例说,南方最早实行了私有化,所以南方率先发展起来了。我在南方打过两年工,可以说比较了解南方是怎么发展得“快”的。举个例子吧,假如有人有亲戚朋友在银行干,贷三百万元,拿出五十到一百万给了亲戚朋友,自己拿二百万办了厂子,并且月月那样贷款。所以,我曾在文章中说,南方遍地存在开奔驰的穷光(有的厂子破产,欠债上亿的也不在少数)。如果如此发展,只要会花钱都能“发展”起来。2006年,在南方时我就给那些老板们说(也曾撰文提醒当地政府,但没有人搭理),如果银行管理走上正规,仅此一点就可以引发南方的破产潮,所以,你们最好多学点管理知识,不要亏得一塌糊涂还以为自己赚了大钱,因为那些钱不是你挣来的,而是从银行贷来的。这是题外话,不提。

当然,我是很希望我国改变南方的发展模式的,而南方的发展模式,其实不是个产业升级问题,明眼人读了上面的话,一定清楚我要说什么。

人们一定知道,我国发生了经济危机,但却没有人正视发生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所以,我可以断言,一个不敢正视经济危机真正原因的国家,是解决不好经济危机问题的。人们都说我国经济问题复杂,但真的那么复杂么?我看未必。因为,我国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资本自由机制,使占有率膨胀造成了经济循环的涌堵现象。另一个是权力潜机制,白手拿鱼造成的占有率膨胀式涌堵。当然,还有出口退税、大规模无效投资等等因素。这就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严重缺少发展与分配的科学比率的强制性执行措施。

所以,我个人认为,提振内需不能光说空话,要建构强制性执行发展与分配的科学比率和制度。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单单是个经济能不能走出危机的问题,而是个党和共和国的前途命运问题。为政者不可不察。

四、在立国思想的基础上,创新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是开路先锋

大家都在困惑:中国贫富悬殊日渐拉大,价值观念尖锐对立,并且不时掀起一波又一波思想观念的冲突,这是怎么啦?表面上看,这是我们在意识形态管理上的无所适从所致,但是,其内在的因素不过有:一,偏离立国思想,认为剥削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机制所致。二,在前一种思想的助推下,拉大了贫富差距,形成了阶级间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尖锐对立。三,由此以上问题可知,阶级间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尖锐对立,必将演化成阶级间的暴力冲突。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就不能不重新审视立国思想,并重新确立立国思想为我国思想文化创新的基础,创新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因为,思想观念是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

有人可能认为,我说搞思想创新是不对的,但是,如果我们面对现实就会发现,我国思想经济界主流精英,陷入到以自私为主体的思想文化的泥淖。如果我们不在立国思想的基础上创新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观念,洗涤自私思想的污泥浊水,我国将不可避免的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样说,右翼们又该大骂我思想落后了,因为,右翼们认为,自私是人类的天性,是最符合人性的,而自由掠夺和自由剥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右翼的先生们大概忘了,人类之所以为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类在同自私(动物性本能)斗争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为,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私是人类相互残杀的诱因,而相互残杀只是自私之结果。有人认为,右翼是脑残的一族,其实,动物的一切本能右翼都具备。

在全球危机面前,我国能否率先走出危机,这不是个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个能不能认识到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问题和创新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有没有决心推动动态均衡式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思想领实践之先,价值逻辑为程序机制之本,这就是我一再强调立足立国思想,创新思想文化的原因。

200924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