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美国


         

书名 谁来拯救美国

书号ISBN7-111-26125

作者:肖金泉

出版时间2009.1

定价36.00

开本16

页码212

上架指导 国际经济

内容简介

2007 年,“次贷危机”把世界经济霸主美国推向了经济衰退的悬崖边;2008 年,“金融风暴”、“经济危机”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曝光率最高的词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尤其是大国经济之间从来没有如此休戚与共。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较大的经济体,毫无疑问将成为应对此次经济危机的关键力量。

本书以翔实的数据为基础,并配以丰富的图表和图片,科学和实证化地阐述了美国经济衰退的深层原因,论证了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和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作用。

 

作者简介

肖金泉,资深投资并购专家,现为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

肖金泉具有律师、投资顾问和学者的多重身份。他是第一个被邀到哈佛和麻省理工演讲的中国律师,也是多家大型企业机构投资并购的法律顾问,热衷于中国市场与全球资源的整合与推动。曾被评为“中国2006十大最具影响力投行人物”,并获得2007年第四届“十大中华经济英才”最具影响奖和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功勋人物”奖提名。肖金泉律师曾执教于中国政法大学,现为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和北京工商大学客座教授。肖金泉律师每年都在美国进行巡回演讲和交流,就本书所涉及的观点和美国政、商各界都有交流,并与奥巴马总统的中国政策顾问戴维.M.蓝普顿先生做过深入的探讨。

肖金泉律师著述甚丰,编著有《牛津法律大辞典》、《国际私募——企业通往国际资本市场的桥梁与跳板》、《投资并购在中国》(英文版)、《企业并购的法律风险控制》、《破产重整——中国企业新的再生之路》和《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

 

宣传语:

中美联手——21世纪世界经济稳定的基石

 

美国经济衰退:飞来横祸还是自食其果

中、美经济:水火不容还是难分难舍

中国已持续308%以上的经济增长还会持续多久

中国的城镇化战略对美国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

 

卖点:

金融风暴后,美国真的会就此衰落?

全球危机中,谁来拯救美国?

中国与美国在严峻的危机下

是合作,还是对抗?

                                    
 

书名 谁来拯救美国

书号ISBN7-111-26125

作者:肖金泉

出版时间2009.1

定价36.00

开本16

页码212

上架指导 国际经济

内容简介

2007 年,“次贷危机”把世界经济霸主美国推向了经济衰退的悬崖边;2008 年,“金融风暴”、“经济危机”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曝光率最高的词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尤其是大国经济之间从来没有如此休戚与共。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较大的经济体,毫无疑问将成为应对此次经济危机的关键力量。

本书以翔实的数据为基础,并配以丰富的图表和图片,科学和实证化地阐述了美国经济衰退的深层原因,论证了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和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作用。

 

作者简介

肖金泉,资深投资并购专家,现为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

肖金泉具有律师、投资顾问和学者的多重身份。他是第一个被邀到哈佛和麻省理工演讲的中国律师,也是多家大型企业机构投资并购的法律顾问,热衷于中国市场与全球资源的整合与推动。曾被评为“中国2006十大最具影响力投行人物”,并获得2007年第四届“十大中华经济英才”最具影响奖和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功勋人物”奖提名。肖金泉律师曾执教于中国政法大学,现为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和北京工商大学客座教授。肖金泉律师每年都在美国进行巡回演讲和交流,就本书所涉及的观点和美国政、商各界都有交流,并与奥巴马总统的中国政策顾问戴维.M.蓝普顿先生做过深入的探讨。

肖金泉律师著述甚丰,编著有《牛津法律大辞典》、《国际私募——企业通往国际资本市场的桥梁与跳板》、《投资并购在中国》(英文版)、《企业并购的法律风险控制》、《破产重整——中国企业新的再生之路》和《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

  

中美联手——21世纪世界经济稳定的基石

 

美国经济衰退:飞来横祸还是自食其果

中、美经济:水火不容还是难分难舍

中国已持续308%以上的经济增长还会持续多久

中国的城镇化战略对美国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

 

金融风暴后,美国真的会就此衰落?

全球危机中,谁来拯救美国?

中国与美国在严峻的危机下

是合作,还是对抗?


FOREWORD
北京城建几乎成为全国——至少是大多数城市市政建设的龙头或典范。
我驱车行进在这首善之区——北京的大街上,顾盼左右,高楼林立,此之谓“有目共睹”或“有目共赏”者也。假定竟然还有对改革开放30年“熟视无睹”的妄人,那就必须告诉他,这些难以胜数的大楼,论“楼龄”大都超不过30岁。倘若消失这些楼,意思是北京城恢复30年前的旧观,那就会变成牛山濯濯,“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了。30年前,全国需要脱贫的人口约两亿六千万,而现已递减为一千四百万。
我曾长期生活在故纸堆中,但我热爱现代化。我欣赏古代的“红烛”,但每晚写作还是愿意利用“电灯”照明。我们的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正在向“富裕”进军。我是现实生活中的“乐道”者,决不是“安贫”者。
中国曾经是一个任西方列强和日本军阀随意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9世纪中叶以来,以英、美为主的西方国家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主导,是世界经济秩序规则的主要建立者。而那时的中国一直处于战乱和动荡之中,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获得了主权独立,但那时我们却始终被排斥在世界主要经济发展圈的大门之外。
序新中国将成立60周年了,改革开放也已30年。这前30年和后30年意味着两个历史阶段。既相衔接,又有所不同。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更是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面前。尽管中国目前的人均收入只处于世界中等国家水平,但巨大的经济总量让中国与150年前相比有了天壤之别。
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把中国推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台前。因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有超过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在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面前,人们纷纷发出疑问:谁能拯救美国?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我看着他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成长为最具国际视野的中国学者型律师。他在研究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美国金融风暴的成因后,根据中国目前的国际经济地位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谁来拯救美国——中国农民”的议题。他就是我喜欢的、愿意为之欢呼的肖金泉。我不愿倚老卖老,那是没有出息的,但我毕竟老了。在读了肖金泉的这部著作以后,我非常感慨,也很激动。在这本书中,肖金泉指出中国接近八亿的农民在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转化过程中必将产生巨大的、持续的消费需求。这种消费需求将为中国经济抵御金融风暴的侵蚀注入抗体,也将为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资本、产品找到不可替代的最大消费市场。不仅可以为美国走出衰退提供现实的帮助,而且,中国和美国深度的经济合作,也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同时,这本书不但观点新颖,还引入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使其观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实证性。
这部书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美国金融风暴的本质,也指明了坚持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城镇化建设战略的深远意义。对于那些有觉悟的中国人和有理性的外国人而言,这本书一定能增强他们的时代使命感和国际主义精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切发生在历史上的事都会过去,金融风暴也一定会过去。当风暴过去后,中国和中华民族将跨入一段新的历史,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作为一个走向五十公岁的世纪老人,我欣慰地看到了曙光,我期待着她的到来。

文怀沙
2009年1月10日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