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多的时间,国家多次提高了出品退税,表面上是国家让利给国内的企业。实质上,提高的产品退税部分,很难全部留给国内企业。据我多年在外资企业(出口型企业)的经验,提高的出口退税部分,大多都让给了国外的进口商(和代理商)。最好的,也就是双方各一半。也就是如果提高了2个点的出口退税,国内出口企业得利一个点,再降低一个点出口价格。这种情况,已经是非常好的谈判结果。大多数情况,提高的两个点的出口退税,大部分都让给了外国的进口商(和代理商)。提高出口退税的政策,全世界都知道的事,那些鬼子,精的跟猴一样,怎么可能去浪费这种谈价格的机会呢?
这里,要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我们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果提高了出口产品退税,提高了产品竞争力,虽然最终让利给了鬼子,那也能增加我们的出口,增加此产品在世界上的占有率(尽管我们仅仅是加工制造),那也算是增加了我们的就业,增加了企业的规模,有可能也就能多一点点的“汤”吃!
国外的进口商,得到利以后,也会降低其(批发)零售价格,最终是让利给了外国消费者。其下降了1个点,2个点的零售价格,能否增加销量,增加这种产品的购买力?个人是还是比较怀疑的。我们出口的,大多数都是生活必需品,而且一两个点的价格,价格敏感能有多大?
当然,上述两点,一是:是否提高了我们产品的竞争力,二是:能否增加国外的实际购买力(销量)。我们宏观管理当局,应该去调查、分析、预测这两个问题。
不然,提高了出口退税,最终主要受益的是外国人,其意义就尽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