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0年改革开放,偏远封闭落后的新疆,正在成为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希望。
一座座由“一黑一白”为主色调的油城、石化城、棉城、纺织城拔地而起;一条条如巨龙般的国家战略能源“大动脉”,从中亚进入新疆输人中原腹地;在准噶尔盆地东部,一个预计资源量近4000亿吨的煤田开发已经拉开序幕;四条新建铁路向祖国的“心脏”延伸,将东部市场与西部资源连接起来。这一切预示着工业“火车头”,正牵引着新疆经济驰向发展的“高速路”……
2007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1374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5.9倍,年均增长10.2%;工业中增加值占新疆生产总值的39.4%,比1978年高出3.5个百分点,工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今日的新疆,油气当量直追大庆。而作为“西气东输”的气源地,其一举一动,事关中东部12个省区市、80多个大中城市的千家万户。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投入力度加大,新疆塔里木、准噶尔、吐哈三大盆地油气田开采规模扩大,油气产量迅速提高。
新疆的原油年产量,由2003年的2141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2474.7万吨,位居全国第三。天然气年产量,由2003年的50.3亿立方米,猛增到2006年的164.2亿立方米,跃居全国第一。
在新疆四大油田中,年轻的塔里木油田,近年吸引了世人更多关注。1998年,几代石油人的心血和汗水梦圆塔里木,发现了克拉2气田,直接促成“西气东输”工程上马。克拉2气田是超高压、特高丰度、特高产的大型整装天然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840亿立方米。 此后,塔里木油田还先后发现了大北、吐孜洛克、迪那、英买力、玉东、羊塔克等一批大中型天然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241.34亿立方米,可以向“西气东输”年供气200亿立方米、稳定供气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