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联网展开人或事的营销(俗称炒作),我想世界上除了中国再难找到第二个有这般气势的地方;咱们网民要激动起来就犹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春晚结束后,估计混娱乐圈或者关注娱乐圈的人没多少不知道“小沈阳”、“丫蛋”这个两个名词的,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中国网民日以继夜、激情澎湃的为他们捧场,造就了他们闪闪星光。
一个春晚的节目《不差钱》,小沈阳博客五篇文章13天时间访问量超过600万(至2月7日),据说他现在的出场费由原来的500块一夜飙升到10万;春晚小品《不差钱》的另一角色“丫蛋”其博客两篇文章12天时间访问量超过200万(至2月7日),不过她只是一配角,没有太多的新闻,没有蜂拥而至的追捧;赵本山去年11月开博至今访问量125万,真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要说这些所谓娱乐圈的人,在互联网上晃悠为了给网民制造娱乐原料,丰富大家的网络精神生活,提供有益的养分,那是贡献。可惜,这种贡献并不太多,反而是那些流言蜚语特多。说句心里话,我也常看明星博客,可我琢磨来琢磨去,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横看竖看斜着看弯着看躺着看坐着看站着看,我就是没看到什么对我有益或者有用的东西,只知道一钻进去就被“八卦”的东西给淹没了,这可能是我个人的问题,自己认识太肤浅了,嗯…!
炒(吵)出来的人气,大家引以为荣!网民炒(吵)名人,名人炒(吵)网民,一直就这么反复的翻着哪锅菜,还津津有味,香的、辣的、咸的、甜的、焦的……品着不亦乐乎,看着别人忘了自己。(作者: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