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最大亮点是生活
——曹秀张鹏对话录
一、小说需要生活
张鹏:我们谈论了网络图书,也谈论了散文存在形式,现在我们再谈论一下小说吧。
曹秀:写小说多年,读小说多年,对小说这种文体总是有一种特殊感受。从哪方面谈呢?
张鹏:就从目前小说谈起吧,眼下小说有几类,都有哪些艺术特点?
曹秀:眼下小说分三类:一类是著名作家写出的小说;一类是业余作家写出的小说;一类是网络作家写出的小说。这三种构成了当前文坛小说的主流,可是这三种小说的写作却不同,各式各样,有时一种类型一个样。
张鹏:能具体解释吗?
曹秀:著名作家写出的小说,尚未写出就有报刊记者采访宣传,因此小说没写出来名先出来了。业余作家写出的小说恰恰相反,小说写出许久却不被人所了解,甚至出版都成问题。网络小说更不如意,除此之外,还有数不清的写手不被人知。
张鹏:可是现在有许多人都说网络小说赚钱,还有数不清的作家在走上写网络小说这条路。
曹秀:网络小说赚钱只是一少部分,这跟著名作家一样,哪个行业都有出类拔萃,网络也是。
张鹏:小说赚钱的少,为什么还有数不清的作家写呢?
曹秀:写小说有时并不完全是为了赚钱,对有些作家来说写作的意义是为人民,为人生,或者说是为国家。你读过中国文学史吗?
张鹏:没有读过,有时间我一定读。
曹秀:古今中外的作家没有几个是为自己写作,绝大多数作家都有共同目标,写出的小说也是为人民为国家的。
张鹏:可是不赚钱他们如何生活呢?眼花缭乱的社会还需要他们继续写作吗?即使写出来又有谁读呢?
曹秀:生活水平高低并不代表写作水平,有的人成天吃喝,甚至吃喝一辈子也不见他们写出了什么。相反,贫苦作家写出的小说有时就是为富有人写出的,为什么现在写权力的小说多起来了,为什么官场小说遍地开花,其中原因就是这个。
张鹏:写出小说后没有读者怎么办?靠什么出版呢?
曹秀:小说写出后靠任何人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只要写的小说好就会有读者。好小说不是写出来就轰轰烈烈,相反它们都有一段沉默过程,有时是一辈子也不见有人欣赏。作家就应当具有默默无闻的基本功,这是所有作家必须掌握的。
张鹏:小说靠得住的是作家的人品,小说本身靠什么呢?
曹秀:小说本身靠的是生活,没有生活的小说不是小说,只有具有现代生活意识的小说才是小说。这也是小说的亮点。
张鹏:就你所说,小说最大亮点是生活,可是小说还需要艺术构思吗?
曹秀:小说需要艺术构思,也需要艺术想像,然而归根到底,小说是靠作家深厚的基本功来完成的,没有生活什么也没扯。
张鹏:小说的生活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吗?
曹秀:小说的生活从作家的生活中来,比如思想感情,比如艺术情操,还有数不清的艺术感受。小说是一个大主题,不是凭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真正说清楚的并不一定是好小说,说不清楚的有时居然是一部流传千古的好小说,比如《红楼梦》没有人说清楚。
张鹏:你读《红楼梦》吗?它对你影响大吗?
曹秀:我读过《红楼梦》,比你年龄小时就读过,然而现在读《红楼梦》感受实在是太深了,也是有影响的。比如《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对生活的描写,可以说是淋漓尽致,然而现在的人对小说中的生活水平念念不忘,对实际人物却是冷嘲热讽。
张鹏:这是外人对这部小说的看法,你对《红楼梦》怎样看?
曹秀:我对《红楼梦》的评价有好有坏,首先说它是一部好小说,让数不清的人读;然而它也是坏小说,让数不清的人糊涂。
张鹏:为什么这样说呢?
曹秀:《红楼梦》最大贡献写出了生活,最大失败也是写出了生活,有关曹雪芹的生活涉及极少,你说不是糊涂又是什么?
张鹏:看小说是否必须看作者?你这样说是否矛盾?
曹秀:一点也不矛盾。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看法,曹雪芹写出的《红楼梦》所起的作用就是如此。
张鹏:也是,现在有数不清的人在研究《红楼梦》,也不知他们研究什么,有什么好研究的,不就是一部小说吗?
曹秀:他们研究《红楼梦》主要是研究生活,其实曹雪芹写出这部小说时并不知道会产生如此轰动,如果他知道后人对他写出的小说如此厚爱,我想他会加倍写出生活细节,更会将他的生活写进小说,让后人知道他们家庭为什么由兴而败。
张鹏:听你这样一说我对《红楼梦》产生了一种新感受,然而我还是对这部小说有看法,为什么吸引读者研究呢?
曹秀:这就是小说的魅力所在,在世界上,有数不清的小说,为什么只有几部小说能让读者阅读呢?这就是生活,谁写出生活谁就有读者,然而现阶段世界上的小说写得并不怎么样,甚至在胡编滥造,因此小说开始不被读者认可了。
张鹏:你说小说还有高峰吗?
曹秀:有,不是现在。
张鹏:什么时候算高峰?
曹秀:当人们没有生活负担时,当人类已经进入心灵空虚时,小说就是人类迫切的需求。
张鹏:什么时候小说能到这种高峰时刻呢?
曹秀:等着吧,人类社会是有变化的,说不上什么时候小说就成了生命的主流。
张鹏:希望如此。
二、作家需要宣传
张鹏:小说写出来怎么出版呢?
曹秀:这就靠作家的能耐了,有的人写出书后马上被读者知道了,有的人写出小说后十年八年不为人知,写出后也是默默无闻。
张鹏:为什么会是这样?
曹秀:这是由权力和地位决定的,比如作家协会主席,他们写出的书首当其冲被人宣传,无名作者哪能有此殊荣。
张鹏:所有小说必须这样出版吗?
曹秀:并非如此,外国小说《哈里波特》最初就是由出版商包办的,作者连买纸的钱也没有时,恰巧出版商出版了这部小说。
张鹏:这小说让作者赚了一个亿,中国有多少小说能赚一个包呀?
曹秀:中国小说没有包装好,实际上《哈里波特》只不过写出了现代版的《西游记》,哈里就是孙悟空化身。
张鹏:可是吸引全世界数不清的读者,并且赚了钱。
曹秀:这就是小说的魅力,小时候我做过一个梦,在一个地区看见人人手里都有一部小说,吃饭谈小说,睡觉梦小说,有时连上厕所也离不开小说。于是我对小说这种东西产生了兴趣,只要有时间我就读一本小说,哪怕是借来的也要读,不读感觉生活缺少什么。现在的哈里波特就是中国版的《西游记》,吸引数不清的读者,可是中国读者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张鹏:你有什么不妥吗?
曹秀:有啊,中国读者为什么如此诚心诚意对待这部小说,为什么不对中国小说产生兴趣?还不是有人宣传得少吗?
张鹏:宣传多就有读者吗?
曹秀:宣传多并不一定有读者,然而不宣传永远不可能有读者。作家需要宣传,不宣传是不行的,读者需要引导,不引导也不行。
张鹏:现在小说写什么?
曹秀:现在小说写什么都行,关键是读者想读什么。这是不好把握的,有人写鬼怪,比如网络小说《鬼吹灯》,有人写抗日战争题材的比如《亮剑》,还有人写结婚写离婚的。总而言之,不论他们写出什么,只要有读者,这部小说就算成功了。
张鹏:你写小说看重题材吗?
曹秀:我写小说当然得选择题材了,不是想写出什么就写出什么,时间如此紧张哪能随意浪费呢。
张鹏:你写小说之前需要宣传吗?
曹秀:不需要,我写小说前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并不需要任何宣传。宣传只不过是针对性,针对读者而言。
张鹏:你想不想宣传?
曹秀:想宣传,可是达不到,有些报刊记者跟随名家走,只有名家稿子才能有机会宣传。
张鹏:现阶段宣传需要花钱吗?
曹秀:这个消息并不实际,然而花钱宣传也是有的,并不奇怪。有人条件许可为什么不宣传呢?
张鹏:花钱为自己写出的书宣传值得吗?
曹秀:如果有销量还是值得的,到了这级别谁都有权享受宣传。
张鹏:宣传还需要级别吗?
曹秀:虽然不需要,可是没有名气就没人宣传,只有名家才有人宣传,所以这就是级别。
张鹏:什么人算名家?
曹秀:在中国,出了名就算名家,然而名家有时也是虚张声势,有的名家是靠忽悠出名的。
张鹏:忽悠能成名吗?
曹秀:过去有一句话说得好,假话说了一千遍就是真的了,现阶段仍旧如此。什么事经过忽悠一下就成名了。
张鹏:有点太快了吗?
曹秀:这并不快,有的网络一夜红遍,就是这个道理。春节晚会上的小沈阳,不就是一夜红遍全国吗?
张鹏:他是靠赵本山帮助的,如果没有赵本山帮助他也红不起来,你说是吗?
曹秀:赵本山帮助是外因,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他自己,如果他不努力即使赵本山再想帮助也是不可能的。
张鹏:你对赵本山怎样看?
曹秀:赵本山是著名笑星,是艺术家,对他的研究文章数不清,还是看看其他人的评价吧。
张鹏:赵本山需要宣传吗?
曹秀:需要宣传,尤其是著名笑星更需要宣传,通过宣传让其他人受教育,知道成功不容易。
张鹏:如果有人以赵本山不原形写出一部小说,真是太好了。
曹秀:你说对了,我已经写出来了,就叫《赵本山传奇》。
张鹏:你什么时候写出来的?
曹秀:我写出来已经几年了,只不过随时随地往上加细节,加情节。
张鹏:你写赵本山小说跟赵本山打招呼了吗?
曹秀:没有,我想写出以后再打招呼,可是我觉得用不着。我塑造的是形象,与生活实际有出入。你知道咱们已经写出《赵本山传》了,写小说只是一种心血来潮,总觉得生活中的赵本山有许多事挺有情节的,应当是构成小说,于是就写出来了。
张鹏:希望这部小说好好宣传一下,让读者都知道你写出的《赵本山传奇》。
曹秀:到时候再说吧。
三、读者需要引导
张鹏:现在好些小说写的不是现代生活,比如悬疑、玄幻、惊悚、灵异、穿越类的小说,这是好小说吗?
曹秀:这不是好小说,这是误导读者的小说,尤其是误导学生读者的小说。我所以把一些纯小说放在网上发表,就是想让学生读纯文学小说,可是一年下来情况并不见好转,相比之下,悬疑、玄幻、惊悚、灵异、穿越类的小说却成了出版社首选。
张鹏:是呀现在广大学生读的都是这种小说,网上读,网下读,甚至吃饭时也是这种小说。
曹秀:这种小说坑害了学生,他们没有经过头脑思索,因此误导他们。
张鹏:什么时候能够叫醒他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曹秀:暂时没有,就是依靠广大家长共同限制,对他们的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果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孩子们将会走投无路,后果不堪设想。一个国家的年轻人不好好读书,却去读那些乱七八糟的书,他们能有出息吗?国家能有希望吗?
张鹏:你说的是否过于牵强附会了?
曹秀:不是的,现在有数不清的学生玩电脑,家长还以为他们的孩子在用功呢,殊不知他们的孩子在玩游戏。不瞒你,现在游戏挺害人,有些学生什么也不会做,整天趴在电脑前摆布。表面看他们用功,实际上就是玩游戏,而游戏又是乱七八糟。
张鹏:你这一说让我了解情况,知道游戏对年轻人是有腐蚀作用的,可是怎么样避免呢?
曹秀:避免不了,现在的年轻人哪有几个不会玩游戏的,上到机关干部,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人玩。如果说30年前是学历潮,文学热,现在就是电脑潮,游戏热。玩游戏如同赌博一样,没有人肯退回来,相比之下,越玩越甚。
张鹏:有什么办法制止吗?
曹秀:唯一的办法就是引导年轻人读书,读小说是首当其冲。
张鹏:可是读什么样的小说呢?读《红楼梦》吗?
曹秀:《红楼梦》是需要读的,然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读著名作家的小说,以此引导读者。
张鹏:这就是你说的读者需要引导吗?可是谁是著名作家呢,他们写出的书是什么呢?
曹秀:连你都不知道谁是著名作家,他们写出了什么书,这就是时代的悲哀了。
张鹏:是一代人写出的书的确不适合我们,可是下一代写出的书也不适合我们,你说我们应当读什么样的书?
曹秀:读好书嘛。
张鹏:什么样的书算好书呢?
曹秀:你喜欢的书就是好书,你不喜欢的书就不是好书,何去何从,靠自己选择。
张鹏:可是我感到什么都好,什么都喜欢。
曹秀:看来我说对了,读书真的需要引导,否则读什么书成了难题。
张鹏:你想怎样引导?
曹秀:北京每年搞的一人一本书活动就很好,虽然针对农民工的,但对普通读者也是适用的。
张鹏:这是一种活动。
曹秀:虽然是活动,但起码让人看到了希望,有人读书总算是好事。
张鹏:如何让更多读者读书呢?
曹秀:这就是我今天要谈的重要问题,劝孩子读书已经是迫在眉睫,如果他们继续玩游戏是要误党误国的。
张鹏:有这样严重吗?
曹秀:实际上比这还要严重,学生不工作,不学习,专心致志玩游戏,这不是堕落是什么?中国未来怎么办?
张鹏: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解脱?
曹秀:没办法,只有读书,此外没办法。我想劝告家长不要轻信自己的孩子在用功,实际上他们是玩游戏,不是读书。
张鹏:你这样劝告家长相信你吗?
曹秀:相信也得相信,不相信也得相信,他们的孩子已经不是人才了。
张鹏:为什么这样说?
曹秀:我曾经多次提出会电脑不算人才,如同开车,电脑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别把电脑看得神乎其神,其实挺简单,一学就会。
张鹏:可是还是有许多人不会。
曹秀:不会就学,慢慢就会了。现在网络小说风起云涌,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小说阅读上来,这也是争人才的战略。
张鹏:你说得对,国家应当对学生学电脑有一个规范了,应当让学生多读书。可是作家写出的书学生并不读啊。
曹秀:作家应当负起时代的责任,为学生写出好书。
张鹏:作家写出什么样的好书呢?
曹秀:作家需要写出具有现代意识的优秀小说,迫使学生爱憎分明,这样才能扭转人生观。这就需要作家深入生活了。
张鹏:作家每天都有生活,难道他们还需要生活吗?
曹秀:需要,作家生活是生存需要,作家深入生活是写作需要,二者并不矛盾。
张鹏:这就是说小说的亮点是生活?
曹秀:是的,小说的亮点是生活,也是社会公德。
张鹏:谢谢你告诉我许多,知道小说重要的是生活。
曹秀:也谢谢你提醒我许多。
张鹏:希望以后我们能经常对话,共同阐明读者关心的问题。
曹秀:好吧,只要有时间我愿意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