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民营企业利用、把握机遇的启示


上海世博会民营企业利用、把握机遇的启示

李华新
   3月8日,四位政协委员对于世博会的相关问题举行记者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周汉民教授说,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是国家责任、国家使命、国家承诺,上海作为承办城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全力推进工作,到今天为止,已经有185个主权国家和46个国际组织正式确认参展上海世博会,创下158年世博史的最高纪录。与此同时,在本届世博会场馆内,有50余个最佳城市实现案例共同展出,16个企业馆中已经有15个名花有主。我们的任务就是一定要让参展方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关于世博会的进展情况,人们通过这四位委员的介绍了解了具体的情况,而且,从 3月27日起,上海世博会门票将正式向团体销售;7月1日开始向个人销售。门票将不采用实名制。
  到目前,上海世博会参展方数量已经创下世博会158年历史的最大规模,同时,至少6200万张门票的这样一次世界最大规模门票销售,更是前所未有。
 现在世博会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值得注意的是世博会今天是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开展的,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世博会的“有个别参展国由于财政投入的减少,经费筹措有困难,可能影响到展馆规模的建设,也可能影响展馆开工的时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参展国和参展方提出退展。
     因为世博会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样的一届成功的世博会上展示的当代的科技发明或是创造,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处于这样的原因,没有谁会放弃参加世博会。
在第一次世博会上,有一位叫许溶村的20多岁一位中国商人,带着12包中国湖州出产的蚕丝参展,引起了巨大轰动,夺取了世博会的金奖。这种洁白、柔韧,能够承载7板铜线而不断的湖丝,使中国和世博会结下了不解之缘。150多年之后的今天,注册类的世博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汇集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寄托着各国人民的信心、梦想与希望的全球盛会,一定能够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
    就目前来看,美国作为举足轻重的参战国,因为美国在参展上是由其一些具体原因的,好像是这些费用不会由政府来支付,现在的问题是谁来作为赞助商。因此早日让美国确定参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美国是世界上重要而有影响的国家,美国参加世博会就是有这样一个机会,让美国展示他们国家的自身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加强和各个国家的交流合作,同时也让13亿中国人民拥有一个全面、深入了解美国的机会。但是加入美国来参展,那么这其中的遗憾将会很大。
     但即使如此中国的依稀而民营企业却是在一直看好世博会提供的机会,由其是浙江的民营企业,它对市场的反应非常敏感,对商机非常敏感,看好上报的机会,已经开始进行运作。
   据了解宁波的建筑大军,已经进驻上海,承建了数亿的世博工程。浙江的文具企业和其他礼品公司,已经跟世博筹办单位签订了协议,成为世博文具、世博礼品的供应商。浙江的一些特色花卉苗木公司,已经悄悄地把有关订单拿下,正源源不断地把特色花卉苗木送往上海。所以民营经济参与世博是世博会和民营经济发展双赢的结果。

    而假如一些企业不能仅仅抓住这个机会而只是坐等机会,或是只是在坐观金融危机的影响,只是等待好转来临那么这样的机会就会失去。作为上海是力争使得所有确认参展国能够如期把自己的馆舍建好,展示自己的本国的魅力,而作为主办国来说则是需要利用这个商机来达到预期是目的。而民营企业所要实现的与世博会和民营经济的双赢,则是一个非常生动有力地说明。机遇总是为有准备的企业而准备。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