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提到的提案


 

一个没有提到的提案
 
建议两会关心一下下一代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王匡忠
 
两会对下一代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只句未提,是搞好了?不再需要提了?还是怎么的?
 
    其实,关心下一代,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已经到了不搞不得了的时候了。  
      
    下一代到底怎么了?  
 
    人们心目中的革命战斗英雄,早已经被影视上虚幻的赌博、吸毒、偷窃、抢窃、爆炸、凶杀、暴力的青少年英雄所代替,他们并从银幕上走到现实生活中来,上演了一幕幕骇人听闻的危害社会的恐怖事件。
      
    大家不会忘记,马加爵锤杀四条人命,杨佳袭警刀桶六条人命。此凶杀大案本应该引起人们愤恨,相反有的青年称马加爵、杨佳是革命英雄,是暴力革命;有的青年写诗赞颂;有的青年还表示学习。这种正邪不分,颠倒世道,实在是太危险了!
 
    这究竟是怎么搞的?
 
    按道理讲,应当把老一代留下的革命光荣传统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功德无量的大事。
 
    然而,老一代留下的革命光荣传统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传到这一代已经是很难再传下去了。虽然,党和国家一直在强调要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由于,一些领导干部自身缺乏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也就不好意思去抓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到了下面都是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
      
    正因为一些领导干部的理亏气短,不敢面对青少年,无形中助长了本来被阴暗面、消极面、腐败面、不正之风面困扰的头都大了的青少年个人主义更加膨胀的晕头转向,他们成天看什么都不高兴,骂干部、骂领导,情绪很容易被煽动。
       
    因此,从长远看,对下一代进行革命光荣传统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同样重要。不重视下一代工作将要付出的代价比地震,比冰雨,比金融危机还要大。
       
    对下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件带有根本性的大事,其重大关系提的再高都不算高。对下一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最根本问题是提高他们的品行。
 
    那么,提高下一代品行靠什么?当然要靠共产主义。但是,共产主义不是空的,是靠千千万万有共产主义品行的人,诚心诚意实践共产主义,让下一代对共产主义可信,比搞什么教育效果都好。
    
    怎么样做才能让下一代对共产主义可信?关键不能让共产主义成为空想。比如;当初,共产党领导革命,打倒土豪劣绅,马上就把房屋、土地、衣服、粮食分给农民,得到好处的农民就对共产主义可信。
 
    目前,如何让下一代对共产主义可信?党中央的提法是: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也就是说,下一代能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给老百姓带来好处他才会有可信。所以,讲话算话视为可信,没有腐败视为可信,廉洁自律视为可信,共同富裕视为可信,公平合理视为可信,共享成果视为可信。
 
    但是,话虽是这样讲,不拿出真凭实据摆在下一代面前,他们是不可能相信的。只要把党的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一件一件落实了,一条一条做到了,青少年看到老百姓衣食住行放心了,也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信了,对党和国家可信了,对社会主义可信了,对马列主义可信了。    
             
    假如:党和国家要求不让工人下岗,下面变着法子偷搞。假如:看病贵看病难还没解决,又出现了药死人治死人。假如:吃肉吃死人、喝奶喝死人、连市场卖的鸡蛋鸭蛋,都是人造的假鸡蛋假鸭蛋,等等,这怎么能让青少年可信呢?
                             
    一个没有可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信念,都是建立在坚如磐石可信基础上的。如果,信仰、信念,没有可信的基础,就如同建立在冰山上的大厦,见不得太阳的光辉。              
                                            
    应当承认,党和国家这几年给青少年的好处不少了。但是,为什么青少年还不满足呢?最根本的是,腐败现象和贫富悬殊过大,导致青少年心理上极不平衡。所以,对下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前提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果,腐败现象和贫富悬殊过大还在那摆着,对下一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他是不吃那一套的!试想,一个嘴里吃着酒肉的人,去教育一个喝菜汤的人要苦日子,能教育进去吗?
 
    建议:党和政府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的实际,对下一代进行革命光荣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