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给您泼冷水,两会上有些提案议案貌似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甚至还大胆地借鉴了国外先进的经验,在学理上也能自圆其说,您也别轻易相信,您会浪费很多一种叫期待的宝贵感情——因为在很多人的有生之年根本实施不了。当然,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至少比什么意见也不发表的花瓶代表委员强。
鄙人印象深刻的一个建议来自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副校长姒健敏。他呼吁实行“六小时工作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二是使劳动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以解决当前因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峻的就业问题”。据说他已经连续两年提出这个建议,且都在公众中引起一定反响,支持者众。
鄙人也举双手加双脚赞成,我甚至指望一天班不上月底还能领工资呢!但现实吗?我了解的现实时是:随着经济环境恶化,为了保住饭碗,好多收入高低不同的朋友都普遍接受了加班不要加班费的现实,没人敢向老板或领导提缩短工作时间的无理要求——除非您不想干了。
难道政府有关部门失察?我那些高智商的员工朋友集体脑子进水?不想享受下更充分的劳动者权利和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显然这样想有些高估自己的智力。先看支撑“六小时工作制”的第一个理由就很难立足。如果再推动一下机构改革,不断加强机关效能监察和管理水平,再牢固树立一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职业理想,部分人浮于事的公务员和公共事业单位的准干部或许能通过“六小时工作制”实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核心目标,但我对这个美好愿景充满忧虑。
其次,尽管金融危机进一步提出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但鄙人觉得,在相当长时间内,劳动密集型依旧是中国企业主要生存途径,“七千五百万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钱还得挣,对于在这些““世界制造车间”内谋生的广大职工兄弟,能在8小时内(而不超时加班)完成工作任务并按时领到薪水就应该很知足了,您难道真不明白中国工业普遍处在世界产业琏的最低端,劳动强度短期内无法参照西方发达国家而降低吗?赶超它们也不正是我们从“血汗钱”挣起要达到的奋斗目标吗?当然,为职工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是个重要前提——鄙人就不展开论述了。
其实,推行“六小时工作制”,最不靠谱的理由在于扩大就业。仅就企业而言,在开工充分的前提下,缩短工时会带来更多岗位空缺,但结合国家福利制度存在严重缺失和不平衡的情况,能解决城镇就业75%的中小企业不仅要支付职工的工资,还要负担其社保,主要包括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据测算,这项投入约占到中小企业运营成本的20%,其余企业则在10%——15%之间。这也构成了目前部分企业主围攻《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理由。尽管鄙人坚决捍卫职工的合法权益,但我认为在基本国家福利制度没健全之前,主要让企业承受这项社保成本值得商榷。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加上中国法治的健全和执法的加强,企业尽管不敢轻易违法,但也断然不敢轻易招工。
所幸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完善国家福利制度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给所有人描绘了一个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美好蓝图,不过现阶段,实施“六小时工作制”只会导致企业超时加班等违法行为大规模爆发,社会管理成本激升,而带来不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和“六小时工作制”建议一样天真的提案是“四天半工作制”,其共同特征是:很天真也很不靠谱。
鄙人认为,在当前促发展人人有责的背景下,有关单位能认真执行8小时工作制规定及其它劳动法规,按时发放工资福利,完善职工社会保障,不轻易裁减职员就值得表扬。
至于扩大就业么,我还是相信一句老话:发展是硬道理。
鄙人印象深刻的一个建议来自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副校长姒健敏。他呼吁实行“六小时工作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二是使劳动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以解决当前因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峻的就业问题”。据说他已经连续两年提出这个建议,且都在公众中引起一定反响,支持者众。
鄙人也举双手加双脚赞成,我甚至指望一天班不上月底还能领工资呢!但现实吗?我了解的现实时是:随着经济环境恶化,为了保住饭碗,好多收入高低不同的朋友都普遍接受了加班不要加班费的现实,没人敢向老板或领导提缩短工作时间的无理要求——除非您不想干了。
难道政府有关部门失察?我那些高智商的员工朋友集体脑子进水?不想享受下更充分的劳动者权利和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显然这样想有些高估自己的智力。先看支撑“六小时工作制”的第一个理由就很难立足。如果再推动一下机构改革,不断加强机关效能监察和管理水平,再牢固树立一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职业理想,部分人浮于事的公务员和公共事业单位的准干部或许能通过“六小时工作制”实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核心目标,但我对这个美好愿景充满忧虑。
其次,尽管金融危机进一步提出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但鄙人觉得,在相当长时间内,劳动密集型依旧是中国企业主要生存途径,“七千五百万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钱还得挣,对于在这些““世界制造车间”内谋生的广大职工兄弟,能在8小时内(而不超时加班)完成工作任务并按时领到薪水就应该很知足了,您难道真不明白中国工业普遍处在世界产业琏的最低端,劳动强度短期内无法参照西方发达国家而降低吗?赶超它们也不正是我们从“血汗钱”挣起要达到的奋斗目标吗?当然,为职工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是个重要前提——鄙人就不展开论述了。
其实,推行“六小时工作制”,最不靠谱的理由在于扩大就业。仅就企业而言,在开工充分的前提下,缩短工时会带来更多岗位空缺,但结合国家福利制度存在严重缺失和不平衡的情况,能解决城镇就业75%的中小企业不仅要支付职工的工资,还要负担其社保,主要包括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据测算,这项投入约占到中小企业运营成本的20%,其余企业则在10%——15%之间。这也构成了目前部分企业主围攻《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理由。尽管鄙人坚决捍卫职工的合法权益,但我认为在基本国家福利制度没健全之前,主要让企业承受这项社保成本值得商榷。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加上中国法治的健全和执法的加强,企业尽管不敢轻易违法,但也断然不敢轻易招工。
所幸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完善国家福利制度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给所有人描绘了一个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美好蓝图,不过现阶段,实施“六小时工作制”只会导致企业超时加班等违法行为大规模爆发,社会管理成本激升,而带来不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和“六小时工作制”建议一样天真的提案是“四天半工作制”,其共同特征是:很天真也很不靠谱。
鄙人认为,在当前促发展人人有责的背景下,有关单位能认真执行8小时工作制规定及其它劳动法规,按时发放工资福利,完善职工社会保障,不轻易裁减职员就值得表扬。
至于扩大就业么,我还是相信一句老话:发展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