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歌功颂德”需要制度保证


□黄一钢

 
    《信息时报》3月11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钟南山在广东代表团分组讨论上,猛烈炮轰部分代表歌功颂德讲空话套话:“我观察了一下分组讨论,领导不在的时候代表们发言挺多,而且讲得很深。领导在的时候,很多代表,大部分时间用来讲报告怎么好。10分钟的发言,8分钟用来对报告、对自己歌功颂德。讲完了时间也到了,来不及讲其他内容。我感觉很不好。”

    钟南山说这话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就像2003年初SARS肆虐的时候,他以一个科学家所具有的严谨治学态度与高度责任感,断然否定卫生部所属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一样。在人们习惯了对领导、对自己歌功颂德的社会恶习中,他的话如同那个说出“皇帝什么衣服也没有穿”的孩子,让我们看到真实与真诚的力量,看到了一个真正人民代表应有的形象。

    无论是大会还是小会,我们总会看到一些人“精彩”的表演与做秀。这些人天生一副“小李子”的德行,面对大大小小的领导和领导的讲话,习惯了当面奉承与迎合,穷尽一切溢美之辞,故作姿态,大言不惭,溜须拍马,以此博取某些领导的欢心,为日后升官发财积累资本。而一些领导也习惯或者乐见这种前呼后拥、虚张声势、歌功颂德的场面,从而纵容或变相纵容了这种歪风习气。实际上,这种时候只要领导一句“说点干货”,气氛一定大变。

    全国两会本来就日程紧时间短,如果代表委员满足于表态表忠心,说说空话、假话和正确的废话,满足于对领导、对自己歌功颂德,那么与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职责一定相去甚远。其实,对于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普通百姓早有怨言,甚至深恶痛绝,代表委员们也未必不清楚,只是因为“地球人都知道”的原因只好“高高挂起”了。这不,德高望重的钟院士一“开炮”,“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显然,钟南山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当然,要改变和清除目前已侵入整个社会肌体的“歌功颂德”的恶习,仅靠一个钟院士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领导们自上而下的示范,需要代表委员们的勇于担当与身体力行,更需要制度的完善与变革。代表委员们必须明白,你参加两会并不是一种荣誉,更不是“学习”、走秀、公关,而是带着亿万选民的重托参政议政、批评监督去的,是一种深深的责任。

    人们所以瞩目两会,在于它与每一个人都休戚相关,它既有对政府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与评判,也有政府对未来一年的展望与规划。它需要的是在短短的时间内,汇聚起全国人民的意志与智慧,将人民对国家与政府的意见、要求、建议、批评收集起来,并转变为国家与政府的决策与行动。它既有对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更有对国家机关的监督与鞭策。这中间,无论是代表还是委员,必须对他们所代表的选民或团体的利益负责,得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与敬畏感,用好宪法赋予的话语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们理应而且必须失去代表的资格。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制度的设计与保证。

    但愿这样的愿景,不要让这个国家的公民等的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