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嬗变与民族兴衰之关系


这是拙著《黄帝与中华文明》一书中的一节,现摘发在这里。

文化嬗变与民族兴衰之关系
 
 
 
世间任何事物,无恒久不变之理,世事繁多,变化复杂,各有因果,但简括而言,事物之变无非是进与退、好与坏、兴与衰等两种相反的方向。自西学东渐以来,有人学了一点进化论,便以为万事万物只存在进化,而不存在退化。这种违背相对论的错误思想相当普遍,以至于学术界竟也会存在这种观点。比如,在对待中华历史文化上,就有人持这样一种简单化的观点:凡是近代思想就都是进步的,凡是古代的思想就都是比现代落后的,而且是历史越早就越落后……
 
事实上,中华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既存在着某种方面的历史进步,也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历史蜕化,因此,才在中华历史文化之中,存在着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实际情况。所以,对中华历史文化采取一概肯定或一概否定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观点。文化的精髓性本质是哲学思想的深刻体现。从哲学思想这一层面上说,在五千年这一历史总体上,大体上所表现的是一种历史的嬗变,是一种退步。
 
中华文化在历史上的嬗变,归根结蒂,是哲学思想上的历史嬗变所致。哲学,从中国到希腊,从欧洲到美洲,其门派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其名词术语多得可能一个人用毕生的精力学也学不完全。但是,就其总体而言,从其本质上而论,无非是唯物辨证哲学与主观唯心哲学这两大派系。它是文化优劣的一个本质性的体现。
 
历史文化的嬗变,是一种在不知不觉之间的潜移默化之中发生的,因此,文化的嬗变,从来不大引人注意,更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但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一经发生重大的变化,一经蔚成一种社会文化氛围,它就会影响到这一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就会对这一民族的历史兴衰产生重大的影响,或祸或福。这是一种不以人们一时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规律。因为,民族文化的历史嬗变与民族历史兴衰之间,是事物发展变化上的因果关系。
 
为了将这一事关国家和民族兴衰的文化嬗变问题,尽可能用极为浅显、易懂、简要的文字说清楚,或者再说得较为透彻些,我们不妨从人的思想行为及其后果谈起。
 
凡属健康人的大脑、小脑等组织结构,以及运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都大致一样。不然,医学理论及其研究也就没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了。由此可见,人的聪明与否,在其物质条件上原本是比较一致的,并不是先天的生理构造上有什么重要差别,与生俱来,而是学而知之,是一种后天性的获得与自我改造的结果。其中重要的因素,是人的成长环境对人的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是家庭和社会教育对智力的开发,是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及其经验对思维上的启迪等,一言以蔽之,人的思想观点、思维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对社会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和积累而形成的。
 
然而,在同样的社会实践中,人与人之间聪明与否,又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别:有的人很会办事,能够克服许多困难而取得各种成功,甚至还会成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家、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相反,有些人,虽然其头脑对任何事物变化都反映很快,思维也很敏捷,能言善辩,但却总是做不成什么事情,甚至屡犯错误,或者更成为危害社会的罪人,落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在这方面,就连出生在一个家庭中、同父同母、接受同等家庭和社会教育,成人之前生活经历也大致相同的同胞兄弟,其日后成败荣辱相去甚远者,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都不乏其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我们对于此类大量存在着的社会现象进行仔细的观察、研究、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其成败荣辱的不同,是思想观点和处理事情方法上的不同而造成的。处理生产、生活中各种问题的不同指导思想、办事方法是为前因,而不同的效应、结局,及其所造成的成败荣辱是其结果,前因与后果之间一般是都存在着必然联系的。这就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作为一个人,在其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思想方法的正确与否,是极为重要的,甚至是一个人命运如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一个个人是如此,作为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对于这一个民族的历史影响,也同样是如此。
 
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判定一个人思想方法的正确与否呢?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思想方法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思想方法是错误的呢?一般说来,凡属思想方法与社会客观实际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相符合的,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而唯物、辨证、求实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就是人们经过千万年的历史实践、认识、总结、提高、理论化、系统化、抽象化了之后的一种普遍符合客观自然规律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人们如果很好地学习它,掌握它,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用以分析和解决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那就会极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和增加成功的机率,就会无往而不胜。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个个人是如此,作为一个民族也同样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世界上一个勤劳、智慧、勇敢的伟大民族,并不是这个民族在人种上有什么特殊,有什么优越之处,也不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自然环境、物质条件上有什么神奇奥妙之处,而完全是由于这个民族是受到其传统的历史文化长期哺育、熏陶的结果。而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最根本性的历史原因,就在于它是受到了产生历史极早的“天”、“地”、“人”、“时”四维一絷的唯物、辨证、求实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理论长期浸润、熏陶,而形成的一种极富哲理精髓的历史文化。也就是说,中国古老的《易》道哲学思想在近万年的发展、传播和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精髓性的本质和灵魂,也正是由此而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民族文化是民族思想精神历史性的积淀,民族思想精神是通过民族文化而集中体现出来的。
 
       作为社会上的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其思想观点是不断地变化着的,如由原先的思想幼稚到逐渐成熟,由不断改正错误而使思想方法趋向睿智;或者,由原先的思想比较正确,由于某种引由,一步步滑向错误,抑或不断在正确与错误之间摇摆等。作为一个民族,其思想,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上政治的、经济的、生产的、外来的文化影响等各种历史原因,也同样是不断地产生历史性演变的。只是,民族思想文化的历史性嬗变,从来都是渐变的,它是需要蔚成一种社会风气,经过较长的历史过程才会逐渐地显现出来,并对这个民族的兴衰产生历史性的影响作用的。
 
民族文化影响民族的思想精神,决定民族的历史兴衰,这是一个不断地被证明了的、谁都难以否认的历史事实。一个民族,当其思想上是唯物、辨证、求实的科学思想文化占主流的时候,那么,这个民族便具有勤劳务实精神,多有发明创造,勇于进取,敢于斗争,生气勃勃,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使整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如果这个民族,由于思想文化的历史嬗变,变得迷信鬼神,相信人的命运和社会发展,一切都是天神上帝老早就安排定了,事事求神,处处祈祷,那么这个民族自然就会变得保守起来,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如此,其民族发展就必然会落后,落后的民族就必然要受强者所欺凌,也是一种必然规律。
 
但是,由于民族文化的演变是历史性的,是渐进的,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而且正由于如此,民族文化对于民族兴衰的作用从来就不是同步发生的,而总是民族文化经过了长时间的历史嬗变之后,它对民族的历史兴衰作用才会显示出来,所以,对于民族思想文化建设,往往就会被人们所忽视,甚或就是有人认识到了,也会被目光短浅者、急功近利者们所不顾及。也正是因为如此,就更加加重了民族文化建设方面问题的严重性。
 
       我们说中华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就中华文化的总体性历史体现而言的,是将它同世界上几个不同地域中,历史上曾经存在、也曾经辉煌过的民族文化相比较而言的。而绝不是说中华文化就没有发生过历史嬗变,就没有不科学、不健康、消极落后的内容,乃至十分有害的东西存在。更不是认为中华文化是越古越落后,越发展越先进的直线性提高、完善这样一种历史发展过程。而是通过研究,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文化在其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曾经极其严重地遭受过破坏和摧残,也遭到过外来思想文化的严重干扰与破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变,走的不是一条直线发展道路,而是曲线发展和嬗变。论原因,是既有“内伤”又有“外伤”。论内容,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不科学、不健康、乃至十分有害的成分存在。而且,直至今天,我们对它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对于它的不少看法并不客观实际。正因为是如此,我们近代对它的破坏、糟踏也同样非常严重。所以,我们很有必要运用历史的、唯物的、辨证的、求实的、审慎的眼光,重新对我们的历史文化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批判、扬弃那些对民族发展有害的思想内容,特别是要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性文化交流、渗透、激荡之中,坚决抵制那些似是而非、有害无益、腐朽没落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乃至经过精心包装了的歪理邪说;同时,又积极广泛地吸收和消化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科学的、健康的、有益的形式与内容,使其变成中华文化中的新内容、新血液;更重要的,是要按照我们自己的民族特点之实际,创立中华文化的新的更加科学的内容与形式。
 
        民族文化的优劣,直接受制于民族哲学思想的历史嬗变。所以,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嬗变,也就必须从历史上哲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嬗变上入手,做实事求是的研究,研究民族历史文化,如果不是从哲学思想上去找原因,作分析,就不会抓住文化的本质,就难有明确而有系统的历史认识。我们在第一章第三节的最后,已经提到了中国哲学的历史嬗变与原因。
 
       接下来,我们就简略地从黄帝时期起,对中国哲学的历史性嬗变,按不同历史时期,作一点评述,以梳理出一个大体上的历史梗概。
 
我们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力图要有一种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上的客观全局性、整体性、准确性,尽可能避免做瞎子摸象式的研究与发言。因为那样做的结果,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