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又给我们带来什么
------看《我的团长我的团》有感


序言:
香港的导演我一直都非常欣赏,因为拍过很多电影都有经典,经典的原因是很有效益,至少象我们这种缺少艺术细胞的普通老百姓来说,香港的电影是很有市场的,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不喜欢看国产电影的原因。但是,我不得不说一下康洪雷,还有张艺谋、冯小刚等他们的出现后我改变了对内地导演的看法,越来越有感觉了!
从《士兵突击》到今天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心里总是有一种感觉,康导演给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一群人,一个团队,一个潜在的台词:
中国的军人本色是龙文章一样,钢铁、血性、优默而富有智慧!
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中华民族的力量是不可抵挡的。
就象那首歌: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热血似狂潮,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快奋起莫作老病夫,快团结莫贻散沙嘲,快奋起莫作老病夫,快团结莫贻散沙嘲,快团结,快团结,快团结,快团结,团结,团结,奋起,团结,奋起,团结,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热血似狂潮,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国亡家破祸在眉梢,挽沉沦全仗吾同胞,天仇怎不报,不杀敌人恨不消,快团结,快团结,快团结,快团结,团结团结,奋起团结,奋起团结。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热血似狂潮,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剧情介绍
中国云南由于它特殊的地缘关系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战场,它离海不远,可以借道出国、借船出海。向东,可以通过越南进入北部湾,通往太平洋,向西,可以利用缅甸、泰国、印度,借助孟加拉湾到印度洋。于是,滇缅公路、滇越铁路…60年前从红土高原延伸出了这样一条条抗战生命线,它们构筑了高原新的脊梁。中国军民如何前仆后继地浴血奋战消灭日寇保卫抗战生命线的真实历史故事,便成为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整个故事背景和立意所在。
在一个离中缅边境不远叫作禅达的地方,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出身不同身份甚至是不同政见的溃兵和百姓,因为种种命运际遇的原因而相会于此:北平人孟烦了、军医郝兽医、湖南兵不辣、上海军官阿译、东北佬迷龙、豆饼、要麻、蛇屁股、康丫、川妹子小醉……战争的苦难和身体的伤病让他们过着绝望的日子,他们互相厌憎又相依为命,不饿死不病死成为他们每天生存的最高目标。为了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生存下来,别无选择的他们不得不摒弃前仇、恩怨、偏见、狭隘而团结一致组成一支小分队,在现实的困境中他们认识到了民族存亡的大义,于是义无返顾共同投入到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捍卫尊严、为抗战胜利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正义斗争中,用血肉之躯书写一曲曲铁血卫国的悲壮战歌!
一场战役过后小分队死伤惨重,硝烟弥漫中突然闯进一人,这个用诡计杀死了在仓库外封杀的五个日本兵的诡异男人自称是川军团副团长龙文章!回到禅达,龙文章被宪兵逮捕,原来他不是什么团长,只是一个在团副死后摘了团副军衔给自己挂上的中尉。其他人被关在收容站,就在众人揣测身世极端坎坷的龙文章已经被枪毙之际,传来新师长虞啸卿正式任命龙文章为团长的消息……
在和日军凭怒江对峙的时刻,绝地求生的他们邂逅了一个有红色倾向的学生,龙文章和他相见恨晚,在理想与灵魂的辩论中面红耳赤…最后龙文章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太老,他们太年青……
不久,龙文章拉出一支十三人突击队从红色学生说过的一处没被日军监控的湾流通过怒江去铜钹救回孟烦了的双亲。日占区的疮痍让众人觉得满心罪过,而龙文章把他所谓的搭救变成了一场渡江侦察,期间邂逅了一支共产党游击队,曾经和龙文章辩论的红色学生已经是共产党员……突击队成功撤回东岸,共产党游击队为了不让日军发现那条过江通道而全军覆没……
(剧情介绍内容摘自:优讯-中国网)
看后有感
《士兵突击》里的大部分演员都参加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演出,优默的成份多了很多,但感人的场面也很多,还有两段感情色彩的部分,不完全是青一色男。
男人,总是舍小家顾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