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专人上网盯留言更需干部上网看留言


    对网民的意见接收、督办、转办、反馈,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去年11月以来,山西省委开通网上通道,设专门机构和专人处理网上民意,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2009年3月16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山西省委开通网上通道,高度重视网上民意,并明确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网民意见的接收、督办、转办、反馈等工作环节,形成了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在互联网时代,无疑是加强和完善政府自身建设、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致力服务民众的务实之举、亲民之措。 

    但是,是不是有了专门的机构,有了专人上网盯留言,就能够保证社情民意、网言网语直通领导决策层,就能保证网民的意见、建议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和落实,就能保证政府行为接受网民和社会的有效监督,就能真正转变干部作风,建设起务实清廉高效亲民的服务型政府……恐怕未必! 

    当然,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必须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但是,有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和专职的工作人员,不一定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有时新的机构还可能产生新的问题。比如,一些地方为了集中清理吃“空饷”者,就成立了一个临时机构——“空饷办”。但是,该机构一成立即引来网上一片口水声,不设“空饷办”照治“贪吃者”,指望“空饷办”治空饷是场“空想”,诸如此类的质疑声,让人们不得不去深思、反省。正如有观点指出的,清理吃空饷,各级人事、编制、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都有责任,设想一下,如果这些职权部门能够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运转正常,监督有力,查处及时,各地还会出现那多么吃空饷者吗?与此相类似,倾听群众呼声、重视网民意见,也不是光靠派专人上网盯留言,就可以了的。它还需要各层、各级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工作责任,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之落到实处,对网民的意见和群众的诉求,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派专人上网盯留言,当然比一些地方对网上留言、网民意见不闻不问、不理不睬强上百倍。但是,派专人上网盯留言,未必就能真的畅通诉求通道,架起网民与领导决策层沟通的桥梁。因为工作人员在浏览网民留言时,首先自己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评判的标准,有了一秆称量真假善恶美丑轻重缓急的秤,什么内容能报给领导,什么内容不能让领导知晓,预先有了一个“过滤”、“筛选”,对一些特别尖锐、特别刺耳的意见和声音,就有可能被过滤掉、筛选下。实际上,越是尖锐、刺耳的意见和声音,往往是网民最感头疼也最急迫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而那些不愠不火、不痛不痒的意见和声音,常常是假批评、真表扬。将那些经过“过滤”、“筛选”的内容呈报给了领导,转交给了部门,通常解决和落实的也只是一些面上的、肤浅的问题,而一些可能隐含着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留言、帖子则可能遭到冷遇、漠视,最终还是不能使民心舒畅、民怨疏解。如果再刻意地“瞒报”、“漏报”一些有价值的民意信息,则可能使矛盾越积越多、问题越压越重。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鼓励党员领导干部都能亲自上网去看一看网民留言、听一听网友声音、解一解真实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领导干部平时工作很忙,根本无暇去亲自上网。这其实是一种借口,一个人再忙,也不可能24时小时地忙,总有相对清闲的时候,况且上网看留言,本身也应该是改进工作、促进发展、完善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应该是本职工作的一部分。干部养成上网的“第五习惯”,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网民的期盼。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干部只要把“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立命之根、立党之基,就应该主动沉下身子、放下架子,真心诚意地走进群众之中、来到网民之间,与基层群众和普通网民交流沟通,听取原汁原味的声音,从而更好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会把民意作为第一信号。继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与网民在线交流之后,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民“零距离”交谈,再次激发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 “离中南海最接近的是网络”, “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与中南海互动的直通车”,网友感叹的背后,是胡锦涛总书记“我也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他们关心什么问题,他们有些什么看法”;是温家宝总理“与群众联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利用现代网络与群众进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总书记与总理的倡导与垂范,体现了党和政府根据新的时代特点积极吸纳民意的努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亲自上网看留言、听声音方面,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以及一大批省、市党政领导,主动与网民在线交流,上网邀网友“灌水”、“拍砖”,上网看负面报道“挨砖”等,已经为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和示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在互联网时代里,只要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民意作为第一信号,养成上网看留言的良好习惯,并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担当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能凝聚起民心,集中起民智,发挥好民力,共同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相关新闻: 

    山西省委派专人上网盯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