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是一部“经济宪法”,其精髓就在于保障国家市场经济安全和公平竞争。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维护法律尊严的体现。
可口可乐计划斥资24亿美元,购买在香港上市的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此消息一经付出,引起国人对民族品牌的关注。一场事关中国知名品牌商标可能消失、危及中国经济安全及是否造成垄断等问题的讨论被再度掀起。大多数公民认为收购涉嫌外资消灭民族支柱企业。
为了保护中国的民族品牌,2006年有关部门就规定:外国公司不得购买中国“知名品牌”。 汇源是国产最大饮料企业,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知名品牌”之一,据AC尼尔森公布的2007上半年统计数据,汇源100%果汁占据了中国纯果汁46%的市场份额,中浓度果汁也占到39.8%的市场份额,毫无疑问地当选国内纯果汁市场的“一哥”。一个知名品牌的建立不容易,不论是大行业还是小行业,无论是战略性行业或普通行业,作为一个国家都有保护其的职能。企业收购,扩大生产都是以追求利润为最大化,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用 “用先进技术、雄厚资金、以及丰富经验”帮助汇源果汁企业发展呢,还是另有它图,人们不得打上个疑问号。
美加净、小护士、乐百氏、大宝、中华牙膏、乐凯……这些曾经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品牌被外资收购后,销量严重下降、市场极度萎缩、影响力急速降低、当民族品牌被外资企业收购之后,等待他们的只有悲惨的命运。不是沦为外资企业推广其品牌的牺牲品,就是成为了外资企业的代加工工厂。尽管可口可乐一再强调会保留汇源的品牌,收购汇源后两个品牌强强联手,不存在消灭民族品牌的问题。此话能信吗?记得十几年前可口可乐进入内地市场时本土碳酸饮料全军覆没,外资收购的民族品牌不计其数。其中不少民族品牌在被外资收购后已被人们遗忘,而外资品牌则趁机蚕食市场份额,汇源被收购后,能逃过此厄运吗?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国家的品牌,都有一定的法律规定,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都深知民族品牌的重要。品牌的出售不是个人的,也不纯属于企业,不能单由法人作主,而应该由品牌的创造者公众作主,由品牌持有的国家作主,中国商务部18日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体现了民意,体现了中国法律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