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发展,未来企业的整体管理,需要从过去的生产方式管理体系,全面走向未来的生活方式管理体系。首先,从企业产品角度来说,它不再是生产方式化,而是生活元素化。所谓的产品生活元素化,其实就是产品的个性化,而实现企业产品的个性化的方法,当然不可能是基于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而是需要企业为一种生活方式提供各种产品元素,通俗点说,就如同中国古老的七巧板游戏一样,产品成为了一堆可以任由顾客自由组装的零件。其次,从企业赢利角度来说,它不再是一种平面的商业模式,而是一个立体的生活方式的商业空间。通俗点说,就好比一个喝水的杯子,不是杯子的质量、而是杯子的空间,决定了杯子盛水容量的多少。过去企业的压缩成本、降低价格和提高质量的管理,已经失去了企业赢利功能上的意义,最多,也仅仅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底线而已。其三,从企业竞争角度来说,它不再是同业间的竞争,而是基于生活方式的合作。其四,从企业绩效角度来说,它不再是生产方式化的,而是将被彻底地生活方式化。事实上,绩效考核管理是最典型的基于生产方式的管理方法,通俗点说,你可以命令一个员工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但是,你却永远无法命令一个知识工作者的创造力,按时、按量、按质的出现。事实上,知识工作者的想象力或创造力,不仅与企业的绩效考核无关、与管理者的体贴与关怀无关、甚至与团队合作精神也无关,而仅仅是基于个体的兴趣、爱好或专注而发生——重要的是个体的兴趣和爱好,而不是组织价值观的认同,它意味着管理需要基于个人的生活方式,模糊组织管理的时间界限、任务界限和工作界限,它所考验的并不是管理者的组织管理能力,而是知识工作者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从企业使命角度来说,企业不再是创造顾客,而是创造一种生活方式。假如一个企业不能够确切地描述准备创造或参与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企业就无法依据企业使命重新定义企业的产品;没有了基于生活方式的产品重新定义,企业甚至连生活方式的商业空间在哪里都找不到;同时,缺少了对于生活方式和商业空间的认识,那么,员工的创意或创造力就会因此而失去了方向。显然,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基于生活方式的完整管理体系,当然,需要再次声明的是,这不是为企业创造利润提供管理技术的支持,因为它的真实含义,是企业必须为整个社会的“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做出贡献,这不仅是未来企业在社会中生存的根本,也是企业必须承担起来的社会责任。
未来企业管理:从生产方式管理体系到生活方式管理体系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