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企业采取各种方法降低运营成本,裁员成了选择之一。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采取了裁员手段去降低危机对企业的冲击。裁员本身无可厚非,也是企业的自由选择。市场经济赋予企业增员与裁员的权利。企业可以根据经济的好坏来调整市场策略进而招人或裁人,从这个角度讲,任何组织与个人都无权干涉企业的自主决策。
笔者想问的是裁员能避免危机吗?笔者一再强调企业出现危机一定不是环境的问题而是自身问题。不可否认,外在环境确实对企业的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环境不好时企业的经营业绩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环境不是根本原因。学过哲学的读者一定知道凡事都是内在原因起主导作用,是内在原因导致了危机的发生。
大家会发现总有一些企业无论是经济繁荣期还是经济危机期经营业绩都不错。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受到了环境的影响,业绩都有下滑,那么经济危机的影响面确实比较宽;只要有一家企业过得很不错,那作为企业家的你就要思考为什么这个企业没有影响你受到了影响,为什么别人不受危机的冲击而你受到的冲击很大。
同样的环境,有着不同的经营结果,一定是两个机体的不一样,这就是内在原因。企业出现危机一定是商业模式、战略管理或者经营策略上出了问题。这是结构性的危机,不是靠裁员就能避免的。裁员只能减轻危机对企业的冲击,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危机。
笔者在这里提醒要裁员的企业:裁员只是一种手段,不能解决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性危机。因此我们并不能在解决危机的希望寄托在裁员这个手段上。虽然裁员是企业的自主选择,但在裁员时还是要注意裁员的负面影响。
首先,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本身就会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裁员会进一步打击员工工作的士气。因此,企业在裁员时要想方设法地降低裁员行为对团队士气的影响,采用多种手段提高没有被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层做出表率,表现出企业面对危机的信心;高层也可以阐述企业面对危机采取的对策),让他们尽可能不受或者少受裁员风潮的影响。
其次,裁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经营业绩,一些被裁员工可能带走部分客户,让原本就已经困难的业绩雪上加霜。因此裁员之前因做好预案,做好与被裁员工的沟通,降低他们的情绪同时做好与客户的沟通,尽可能减少客户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