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央政府引导地方政府暗示 银行放贷紧跟中央


  * 银行放贷意愿强,首选低风险的政府项目

  * 中央政策的引导,银行紧紧跟

  * 地方政府的暗示,银行虽不愿得罪但不会放弃原则

  路透北京3月19日电---中国兴业银行(601166.SS: 行情)与深圳国资委最近的纠纷,让人担心地方政府向银行施加行政压力.地方政府的威力有多大?大中型商业银行的人士普遍认为,中央政府的放贷政策,银行定会依照执行;地方政府虽不敢得罪,但他们的行政指导,银行听了可不一定做.

  就地方政府对银行业务的干预来说,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深圳机场(000089.SZ: 行情),之前与兴业银行发生了骗贷纷争,事件不仅闹到广东省高级法院,而且激怒深圳国资委"潜在封杀"兴业银行,要求辖下国企终止与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的合作.

  "响应中央货币政策是在救经济、救企业,就等于救银行...(但)地方政府提出的建议如果有悖银行的经营原则,现在的银行是不会答应的",民生银行(600016.SS: 行情)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表示.

  目前,多数银行已经通过各种内部改革形式,将对公业务的权限上收,比如2,000万元以上的贷款必须上报分行审批.这样在应对一些无法拒绝的贷款要求时,地方分支行完全可以用没有权限作为挡箭牌.

  兴业银行与深圳机场的贷款纷争,起因是深圳机场原总经理,以深圳机场的名义骗取兴业银行广州分行2.25亿元人民币贷款,後来两公司在深圳机场需承担的赔偿上存在争议.深圳国资委间接持有深圳机场上市公司的61.36%股权.

  而深圳本地的国企纷纷将存款从兴业银行深圳分行转出,对银行业务的影响是不小的.兴业银行2008年半年报显示,其广东分行的贷款规模为594亿元,占比13.46%,是除总行所在地福建省之外,规模最大的一家分行.而富裕的深圳又是广东重镇,市场地位不言而喻.

  "不是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与政府吵翻."一股份制银行内部人士称.

  **重中央而轻地方***

  在息差收窄的背景下,今年大多数的银行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规模增长是实现盈利增长的唯一突破口.这也成为银行积极响应央行货币政策的一大动因.

  安信证券分析师高源提到,北京银行(601169.SS: 行情)上海分行计划上半年完成全年信贷投放总量的70%,新增贷款中,政府主导的项目贷款占比较高,如上海的市政建设、世博会建设.

  渣打银行(2888.HK: 行情)(STAN.L: 行情)报告称,全国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很乐意为国家和省一级投资项目融资,不太愿意介入地方建设项目.而市、县级政府主导的项目融资将落在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身上.

  这些小规模、区域性银行的议价能力较弱,未来信贷资产质量堪忧.但由于银行业的绝大部分资产仍为全国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所有,因此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坏账情况并不会影响全国数据.

  中金公司报告称,尽管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比97/98年时还严峻,但未来两年银行不良率上升幅度不会超过2个百分点.因为银行业10年改革,还是带来了经营环境的改善,以及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3月份信贷规模不会锐减**

  各家银行在央行货币政策指导下集中爆发放贷热情,导致前两月信贷规模激增2.7万亿元.3月份增速能否持续,就要看银行是如何执行中央指令了.

  "宏观政策的调控力度是很强的.银行主要是为企业服务,肯定要跟着政府走."上述民生银行高管称,虽然前两个月信贷激增,但主要是大银行在放贷,由于季度任务的压力,3月或许是小银行集中放贷的高峰期.因此,3月信贷规模不会锐减.

  但由于当前流动性充裕,政府官员的引导基调,开始转向以风险提示为主.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本周继续小幅净回笼290亿元.交易员表示,宽松的资金面已足够保证银行放贷的需求,央行为避免流动性过度泛滥而小幅净回笼,预计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仍将以温和操作为主.

  中金公司亦认为,中国9,500亿元的巨额财政赤字,意味着货币政策无须过度宽松,特别是贷款没有必要保持超速增长,因为刺激方案中的相当一部分资金将通过发行国债得以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