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类进步的永恒推力


 

股市在经济信心持续恢复以及外围市场走好促动之下继续展开上攻。尽管世行行长佐力克发出警告称世界经济2009年度将收缩1%-2%,其负面影响可能向经济之外的领域传导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政治等等问题,走出金融危机冲击仍需要时日,但在各国共同努力之下,迹象显示,类似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经济衰退之后陷于长期萧条的局面将能够得以避免,从而使得投资者信心开始恢复。这是境外市场在持续下跌后回暖的大背景。
       
现实热点由美元贬值与潜在通胀隐忧而起
 
就资本市场表现而言,引起投资者更加关注的一个现实是,美联储通过收购不良金融方式向市场注入资金,这种“准”直接货币发行的货币政策扩张方式,令市场担忧美元贬值,并使市场产生通胀不会久远的担忧,成为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以及股市中贵金属、有色金属板块大幅走强的现实背景。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根本推力
 
但是需指出的是,从行业角度透视,上述传统能源、资源类品种走强的原因,依旧是建立在市场流动性过多与商品自身价格周期性波动预期的基础之上,依靠资金推升,其中不乏炒作的因素。就行业成长前景与机会而言,上述行业实际上是难以与三十年前的汽车、二十年以前的电信、十年以来的互联网相提并论的,依托重大的技术创新,这些产业都是当时(其中互联网技术在今年仍是)引领世界技术与人类生活潮流的充满重大成长机会的核心产业。实际上,从本质上来说,可以这样认为,开始于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的直接导因是因为金融产业过度繁荣、金融衍生品过分泛滥以及最终的泡沫破灭,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因为美国实体经济空心化,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调;而实体经济空心化的深层原因,却又是因为在原有的技术创新带来的利润增长效应递减演变为成熟行业,美国近年以来没有产生引领世界潮流、独霸世界市场的重大的技术创新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新兴产业!(注意:上述领导世界技术潮流的重大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都产生于美国并由美国光大。)
 
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将经济增长与波动周期的主要决定因素归因于创新,美国经济近百年以来的成长与目前的波动,恰恰可以对这一理论作一注脚。
 
未来潜在重大机会:新能源与生物医药
 
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寻找市场中未来潜在核心巨大的投资机会。回顾既往历史的重大的技术创新与领导性产业,可以对“重大技术创新”总结出以下一些特征:1、该创新关乎人类未来发展与文明前景;2、该创新引领世界经济增长潮流;3、鉴于人类对自身活动有限性以及地球承载能力有限性的认识,该创新应该是环境友好型的,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4、该创新能够被普通大众接受与承担而被普遍消费,因为只有最普遍接受与消费,才有可能催升无限市场容量的产业,为技术原创者提供巨额的利润空间。
 
那么机遇在哪里?我们目前可以预期的方向有两个:一是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能源等清洁能源在内的新能源,二是生物医药。在传统能源储备不断衰减并最终将枯竭的确切前景,以及其所引发的环境污染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日益造成的危害事实,关乎人类未来生存、健康生活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新能源替代是人类确切的需求,这一变革除带来自身行业的变革之外,因其属于经济与社会的基础原材料,可以预料的前景是也将带动其他一系列连锁反应式的产业变革。关于后者,人类因福利提升而更关爱自己的生命、生存与生活质量,这也是一个“确切”的前景,因而一切能够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的医药技术创新,都将必然成为每一个普通的民众所关心关注与乐于接受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面临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和财政赤字猛增等诸多问题之际,依然将能源产业的转型和发展置于重振经济的核心,其中所透露出的“战略安排”的深层意义,也理所当然地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不仅仅只是在产业与证券投资机会把握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