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辽沈大地,春意初萌。3月20日至22日,温家宝在鞍山、沈阳、大连等地深入车间、码头、研发中心,和企业负责人及一线职工亲切交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市场形势,共商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对策。他强调,国家实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奠定了坚实基础,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这一方针,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3月23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是播种希望的最佳季节,也是狠抓落实的关键时机。当前,正是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的重要时期,也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候。此时此刻,温总理马不停蹄深入企业调研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也传递了特殊的信息,传送着特别的温暖。
其一,民生为重。今年全国“两会”,无论是总理的报告,还是记者招待会,还是代表委员的讨论,“民生”都是最响亮的字眼,也是最牵动人心的话题。“两会”结束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辽宁就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在两天时间里,温总理马不停蹄,从早到晚奔波于车间、码头,一共考察了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沈阳远大企业集团公司等13家企业。所到之处,总理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很是关心、很是关注、很是关怀,体现了一个大国总理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民生为重的思想和理念,很让人感动和感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企业是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企业,上牵动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下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就业,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揽子计划最最重要的还是“保企业”,没有企业的稳定生产、安全运行,就没有民生的一切,应对金融危机的计划就有可能打水漂。
其二,落实为早。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两会”精神、中国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贵在落实、重在执行。而落实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扩内需促增长的“十六字”总要求中,第一个就是“出手要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要坚持在“快”的基础上求“好”,没有“快”,“好”就成了空中楼阁。温总理“两会”结束后不久,便急急地来到企业调研,就是指导并要求企业要早布置、早落实。在调研时,温总理指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制定了包括两年4万亿投入在内的“一揽子计划”,要抓紧落实。工作宜早不宜晚,早抓早主动早见效。贻误时机,就可能丢掉我国目前比较主动的位置。政府投入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同时要抓紧制定规划的实施细则。要迅速行动、收放自如,既要积极,又要灵活,通过调整结构找出路,让一揽子计划早落实、早见效,企业就一定能顺利渡过难关。
其三,信心为大。温家宝总理曾经不止一次地强调过,“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记者见面会上,“信心”依然是出现次数最多的高频词,也是鼓舞人心的温暖语。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当前,国家的一揽子计划推行和实施,首要的还是要坚定信心。总理最关心企业的四件事情:生产、裁员、减薪、税收,这四件事的落实都离不开信心。因此,总理的此次深入企业调研,无疑也是一次给企业提振信心和传播信心之行,是在给企业打气、鼓劲。在两天的调研中,让温总理感到十分欣喜的是,无论是受到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企业,还是在危机中抓住机遇逆势而上的企业,都有一股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干劲,努力开拓市场,把解决当前问题同谋求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总理说,“我现在最关心企业四件事情:生产、裁员、减薪、税收,你们都创造了奇迹。虽然遇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冬’,这里还是温暖的。” 有了这样的信心和干劲,面对金融危机,企业不减产反增产,不裁员反增员,不减薪反加薪,不减利税反增利税,也就有了力量的支撑和源泉。
其四,创新为本。创新是发展的助推器,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调研期间,温家宝反复强调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他说,现代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企业要把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政府要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条件,使科技创新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当前,依靠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技术制约瓶颈的最好方法,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自有化、国有化,将极大地提升企业抵御风险、转危为机的能力和水平,使我们的企业在困难中增强竞争性,培育自主品牌,把企业办好。
其五,精神为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精神是前进的先驱。人不能没有精神,企业也不能没有精神。应对危机,企业更需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看到企业职工精神饱满,温家宝十分高兴。他对大家说,两天的调研,我首先感到的是许多企业都有一种精神,不怕困难、勇于奋斗的精神,坚定信心、振奋人心的精神。“我们面前确实有不少困难。在困难面前,企业要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温家宝加重语气说,“我坚信,我们的人民、我们的企业,有了这种精神,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是不可战胜的。”这种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薪火相传。
郑板桥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总理的心中装着人民、关心着人民赖以生存的企业,因此总理不顾疲惫、放弃休息日,马不停蹄地奔波忙碌在企业车间,嘘寒问暖、关心民生、鼓舞士气、传递信心、振奋精神,用他那特有的亲民爱民情怀和举动,牵动着、感动着、温暖着老百姓的心。总理的亲民爱民之行,真切地教育着我们各级党员干部:服务人民,不需要豪言壮语,而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听真话,说实话,察民难,解民忧。温总理马不停蹄调研是一面镜子,值得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领导干部好好照照;温总理马不停蹄调研传递“春”的气息,温暖着每一位中国民众。
相关新闻:
温家宝赴辽宁调研 强调企业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
温总理马不停蹄调研传递“春”的气息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