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很快将超越个人电脑,成为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大隐患。隐私信息被盗、窃听、吸费等威胁攻击手段将给移动网络应用和个人信息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虽然目前已发现的手机病毒达400余种,但随着3G手机的广泛使用,预计到2009年底,手机病毒将在短期内突破千种,手机病毒的年度增长数量将有可能超过过去10年的总和。
手机上网、移动IM、移动电邮、移动搜索、手机电视、手机游戏……近年来随着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手机功能越来越丰富,形形色色的手机病毒亦日益浮出水面。
“就如同计算机病毒一样,手机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具有传染性、破坏性,并且也懂得自行演进。”据美国网络安全公司Fortinet(飞塔)首席技术长官谢华向记者介绍,手机病毒第一阶段为短信病毒阶段,针对普通非智能手机芯片固化程序的缺陷,通过网络向这些有缺陷的手机发送特殊字符的短信,从而产生各种如关机、重启、删除资料等病毒反应。
“欧洲3G用户已经遭遇不少麻烦,私人信息被盗取、隐私内容受窥视、手机自动向外发送信息……”谢华表示,而很多欧美手机用户遭遇上述麻烦的肇始可能仅仅是因为接收了一条彩信。“我们为在伦敦的沃达丰总部拦截MMS病毒做过一个统计,大概是每分钟20几个病毒。”谢华认为,随着我国3G牌照颁发和智能化手机普及,手机病毒的流行将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