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与死法
--我所推荐的3本书
最近,我一直在给朋友们推荐3本书,分别是《活法》、《遥远的救世主》、《相约星期二》,这是我去年读过之后,就一直给朋友们推荐的。
这3本书,分别代表了人生的3个意义,《活法》让我了解了人活着的意义,《遥远的救世主》让我知道人生的一个逍遥的生活方式,《相约星期二》则让我看到一个全新的“死法”!
先说《活法》吧,这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稻盛何夫先生的著作。稻盛何夫先生一生创建了2个世界500强公司,更让人倾佩的是他的生活哲学。读了他的书,我知道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是要努力做点事情的,因为人生命的价值在于通过努力的工作来体现的,“工作就是修行”。人的劳动,是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感受生活和生命的一个方式;人,要向善,因为向善是伟大的自然中的规律使然;我们做事情,要全力以赴,心之所向,才会让我们获得成功。《活法》,让我明白人活着的意义,也让我明白,人生命的由来。有位哲人说过,人从死亡中来,又到死亡中去,在彼死亡到此死亡的过程中,就是人生了;在这个短暂的人生中,能够做出点事业来,就无愧于这个人生了;否则,即时活到100岁,也和没有活一样的没有意义。
再说《遥远的救世主》,这是一本小说,写一个运作私募基金的人,主人公是丁元英,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一个研究社会文化属性的人。这本书写了很多的事情,但是,给我最大印象的,是丁元英渴望的生活方式“有茶喝,有音乐听,足矣”;一种极其简单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活方式,简单中,但这奢华的难求,我也在渴望这种的生活,可是,又是如此的难以得到!另外,对社会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丁元英,对人性和自然之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他那句融合了佛教、道教、基督教最为本质的话,让我思考了很久,话是这样说的“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相约星期二》是一个美国人写的,写一个老教授在面对死亡时做出的伟大抉择,让一个在常人眼睛中是“恐惧、悲伤、灰暗、阴冷”的死亡,竟然有着绚丽的生命色彩。这个叫莫里的老教授,是美国一所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当他因为患上了患上了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一种形似凌迟的苦刑,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时候,他决定要和别人的死亡不一样,要有一个不一样的死法!所以,他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并且通过节目,让和他16年前有约的学生,找到他,来听他在死亡前的授课。在临时前的14个星期二,他给他的学生教授了关于人生、事业、爱情、婚姻、权力……最后的课是在墓地。一个走向死亡的老人,用其一生的高度,给了我们一个很超然,很淡然的人生总结,让我们真实的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看了这本书,我第一个感受就是“人还可以这样死啊!”我期望,我的死亡,能够和莫里教授一样,让死亡不再是恐惧和灰暗,而是绚丽和灿烂。正如《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所说,“人,谁不怕死呢?可是,谁又能够避开死亡呢?”
这3本书,是我读过的非常有意义的3本书,让我对生命、生活、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人生短暂,而思考却可以无限的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