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行动-高考1977的时代反思了不起!


    《高考1977》的时代反思了不起!

 

受影评协会之邀,我观赏了《高考1977》的上海首演,虽未亲历,却也感受到了教育中断11年的国人之苦,而“不让孩子读书”肯定是那一代人共同的痛,也为今天烙下了文明滞后的国族创痕。今藉由这部主旋律电影,勾起大家唏嘘忆往,好的是,“时代反思”也成了现场顺理成章的健康情绪,尤其包括年轻人在内,即便幸运地没有“躬逢其盛”,都仿佛开始理解父母迫切要他们好好读书的情结了。

 

以此类推,这组从制片到编、导、演的了不起组合,若能够延续此一精神,再接再厉跟拍那个年代可以反思的题材,我相信咱们这个民族集体疗愈的效果,当会逐渐显现。甚至更切近到今天缺乏人文内涵的应试体制,造成功利教育扭曲了接下来的一代代孩子,这就不用等到30年后,我们再来反思其间后遗症了吧!

 

我不禁细想:正因为大家那时处在动辄“反”的年代,所以事事造反有理,却没有“反”出个足以抗衡非理性的集体意识,导致只有无尽的破坏,把大家全推到北大荒、牛棚里去,这跟我们今天整体迷幻似地一窝蜂追求物质效益有什么差别呢?而这个迷思可没有任何政治力量介入,全是个人无意识的盲从选择啊!

 

在首演后的交流对话中,大家多次谈到知识就是力量,确实在那个好不容易摆脱清朝积弱,前进到内忧外患平复的解放时代背景里,应该好整以暇地建设新中国,自然需要各种人才效力,读书受教育就变得分外重要。然而,今天学术殿堂风气跟商场拼搏氛围无二致,一路下来,知识被曲解成分数、名校、争取“研究”项目经费,孩子们究竟 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们回头能怪现代孩子学习不扎实,表现太功利了吗?

 

特别是如果我们对那11年的教育空白,进而所造成的国人文明滞后也心有块垒、深觉遗憾的话,那么,以今日传播工具之发达,人文教育资讯与人才无所不有的利基下,开始进一步的时代反思,应该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诚希望有识之士能很快地跟进。

 

今逢建国60周年之际,《高考1977》站在了教育的巨人翅膀上,进行一甲子的首度时代反思,当是这部片子可以留名青史之关键理由,往者已矣!我们千万别矫枉过正,不自觉地为“高考”或“知识就是力量”添薪柴,而是深刻地看到当下我们“高考2009”能否培养出健康快乐、有自信的孩子?还是每到开学就出现让学校紧张的自杀潮?

 

因此,如何倡导年轻人当“乐活族”,迟早要成为我们社会必修的重大课题,与其时代反思继续推迟30年,不如现在我们就起而行,先到戏院深刻感受“有小平同志,才有《高考1977》这部电影”,那么今后要等另一位小平同志出现?抑或我们自己努力认识教育的真义,从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我就世俗地以85%财富榜上精英人士未都大学毕业来看,求学读书真的是自己的事,跟别人没大关系,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格魅力,才是我们新一代该学习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