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世上没有免费午餐,顺藤摸瓜推下去,应该没有免管资产management free asset,我们已将资产分为三类:第一类,高管类,是营运资产;第二类,中管类,是房产及有价物;第三类低至免管,是证券。有时碰到一些家族,已经将业务(第一类型资产)的比重,调得很轻,如在百分之十甚至以下,加上封了再注资的门,经营方面已变成搭顺风车状态,有独立CEO运作,要转聘或找接班CEO并不困难,再进一步将自己变成非控股股东或小股东,这种状态,可以算是已经由第一类型,接近完全下移至第二类型。
弃经营,转收租
但细心一想,去到第二类型,绝非免管management free,就算是几箱惊世红酒,都要有专门酒柜,进一步要有后备电源,甚至多买个水火险,才算万全。去到全持有物业,又是个什么世界? 70年代,你持着大堆物业,街坊羡慕你做收租佬之余,其实你都是有工作的,(一)要招租,(二)要修葺,(三)收租及处理欠租住客,(四)因应时势换马(买入卖出)。时至今天,招租,修葺,收租及租客处理,可由物业管理公司代劳,当然会因有支出而回报降低,但绝对没有电视剧情,给亲人吞没租金,谈到物业换马,物管公司大半不可以代劳。
新应许地,自当司机
投资物业是否可以化为基金,请基金经理代劳,理论上当然可以,但物业类型就未必可以随意转换,例如mandate规限的投资类型是住宅,就算商场突然大旺,理论上都不可转軚,要最终权力机关通过,如董事局或家族议局,以严重议案(如75%以上)通过才可以推翻。这类设计,若果搅得太紧太认真,反而可能玩死后人。设计要弹性,又要福泽万代,并不易为,一般而言,在固定范围,基金经理可以代劳,但一旦要改变游戏,其实就等于叫拥有层操刀,要转去新战场,问题仍然是老问题,谁是CEO?家族成员受益人可以信谁?搭谁的顺风车?如利氏家族,驾驶希慎兴业这公交大巴的司机(CEO),仍是利氏家族成员——利定昌,所以完全免管,完全由专业经理代劳,只能应用在经济气候正常之时。
闲人忙人,在乎后人
近年国内地产投资兴起,在国内当开发商的回报比香港看高一线,但风险同时又提高一线。一家香港上市公司,虽然只是中型,但在香港够专业,堪称“牛”,但去到天津,碰到租霸(可能不是港式专业组霸,只是因某种不满而不交租),结果由大股东家族成员亲自出马,看到“出马”二字,一般人以为是教训租客,来个周星驰版“功夫”,但事实这出真人秀的结局是,大家长主席与太子CEO最后排筵庆祝的,竟然是送红包赔租请走恶客,这家族帮并非一般善男信女,竟然赔钱送贼,还额首称庆,只证明天津与香港的环境天地逆转,否则这家族不致动用最重要人物去处理。再说下去,就是当地域转移,经营的环境会产生惊天动地的变化,这种由地域转移最后发展至资产类型变化的过程,其实是资产由中管理中风险,移向高管理高风险。用当年几位船王的故事,可以勾划一下 : 包玉刚的弃舟发陆,放弃航运而向陆上发展地产;到赵从衍要卖古玩家当保住公司,从风险度骤眼看,包玉刚的行为是高风险,因为登陆不成功就成仁,反而赵从衍表面没有移动风险区域,仍留在经营航运,最后换来惨淡收场,从这阴阳颠倒案例看,家族仍然要鼓励后人,去发掘新商机。而无论下移向三型,作证券投资,或上移至一型冒险,将老本变风险私募式投资,让承继人再受砥砺,又或者索性放弃做生意,当专业人士,当艺术家,做富贵闲人,不投资,将钱“慢”花,可能三世都花不完,终极而言,都是在乎后人当时的意境!
作者为MASTERMIND传承壮大辅导组
资上下以求安
评论
3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