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九
喻建国
道德经的第九章原文如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读过多遍以后,渐渐地对这一段话的含义初步有了一点了解 :
当获得足够多的时候,就该收手了,不要再一味捞个不停;显露锋芒,一展风华,足矣,锐势从来不可能长保。财富满贯,金玉满堂,没有人能够一直占有和守藏;万万不可因富贵而趋骄横,若是则自己为自己埋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悄然离去,这是个体遵守自然规律有道行的表现。
世人常常是贪得无厌,拿到了,还想要,不停地拿,拿个不停,多多益善,永无止境。世人有许多灾难也就在这样的持续过程中产生了,过多了会胀,胀到最后会爆,一爆就会乌有光临,一切全化为零。还常常有人认为自己已经理解拿到适可而止的道理,一边拿,一边告诫自己,适可而止哦,可是何时为适啊,老觉得还没到适的界,最后还是出了界,懊恼不止。
世人常常勤奋学习,苦练本事,一旦学成练就,傲气冲天,到处锋芒闪烁,骄枉逼人。殊不知,花开花落总循环,吐蕊散芳总在顷刻间,不要以为锐不可当可长此以往,锐势也仅仅是存在于顷刻的过客,从来不会有永远的赤刃。锋利在见过空气后,就已经染上钝颓;独占鳌头的瞬间过后,早已有万千觊觎者奋越峰顶。透悟不可长保,方能心平气和,悠然而待。
谚语有“富不过三代”,读过之后,人人都知,富裕之家,一代创业,辉煌耀祖,二代享福,不知奋斗为何物,三代在二代的溺爱下成长,养尊处优,不谙世事,被人戏耍于裤裆间而不知,老来时家业已飘摇欲坠,甚或早已倾家荡产。其实创业难,守业更难,难就难在创业为主动出击,而守业常是被动推挡,它需要不断随来势而变动推挡力的方向和力度,不谙世事,当然不会有效变动推挡力的方向和力度,在推挡中败着肯定连连,家业还怎能守住。
个体趋于富贵之时,若骄枉不可一世,定必惹来万千妒忌之火,引致众多非议唾星,激发魍魉下井阴谋,点燃屑小陷害诡倆,可说是防不胜防,这不是自己给自己下套吗?所以常有发家之悟道者,当腰缠万贯时,定必以布衣相裹,从不显财于众目,凡事低调,平平常常,与人平起平坐,虚怀若谷。布施而不声张,济助却常障眼。无自遗之咎,祸当不随福而至。
范蠡生于楚平王十二年(公元前517年)字少伯,春秋战国末期,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是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早年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三年后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最后实现了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成就越王霸业后,被尊为上将军。但在举国欢庆之时,范蠡急流勇退,且与西施隐姓埋名、泛舟五湖。曾先后入齐、陶、卢等处经商,每到一处发财后,都把大部分资财散发给好友和乡邻。他可真是一位熟谙道理之伟大学人。顺道而行自然顺顺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