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幸福的开关掌握在自己手中


 

把幸福的开关掌握在自己手中
 
社会上没有找到工作或正在寻找工作的大多是80后的大学毕业生,尽管这些人行为方式也许不够成熟,但都在尝试着了解自己,并主动或被动地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换一个说法就是,他们在想方设法让自己更幸福,并且是适合自己个性和经济环境的幸福。
80后们不再愿意把幸福的开关放在别人手中。虽然靠父母接济无论在哪个年代都不是个体面的事,但毕竟他们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生活,而不是在盲从。很可能这些窝在家里的年轻人当中,就能出一两个普鲁斯特之类的人,靠研究某一种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或者弄清哪个贵胄穿的裙子的款式,而完成“寻找失去的时间”的目标,并终而能够让自己与作品一样不朽。不过,这样又落入了俗套——似乎只有成名成家者才有资格闲在家里。如果父母愿意一辈子资助子女生活,条件是子女一辈子与父母相伴,而子女也乐于接受,并遵守条约,也不失为另一种幸福家庭。
但大多数都选择了就业——包括创业和打工。创业要谨慎选择,打工也要慎重选择。网络的发达让求职变得方便了很多,鼠标轻轻一点,简历就到了对方的邮箱里。可是,一个招聘岗位发布出来,肯定有成百上千的求职者发来应聘简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通过电子邮件给用人单位发送简历的命中率呢?  
首先是千万不要把简历只作为附件发出去,就是千万不要把简历只放在附件里发出去,因为这在很多时候,都相当于自己给自己的求职成功率上打了一个折扣。因为一个职位的招聘信息发出去后,会有大量的应聘邮件塞进邮箱,这对于HR来说简直是对耐心的巨大考验。当好不容易熬到打开你的邮件,居然发现还要再打开附件才能看到简历。要知道,打开附件又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很可能就在这段时间里,HR终于不耐烦了,轻点鼠标“删除”了。很多HR都是这样的。  
其次要对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写简历。如今教授写简历技巧的书很多,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窍门,就是对照着用人单位刊登的职位招聘要求写简历。很多求职者都忽视了这一点,罗罗嗦嗦写了很多,但其中对上用人单位胃口的却很少。用人单位要的是什么,不就是招聘广告上的那几点吗?所以,研究招聘要求是很重要的。    
再次,用私人邮箱发主题鲜明的应聘邮件。每天都有大量的应聘信件,放眼望去,满目的“应聘”字眼。要在第一眼就和HR对上,建议在邮件主题上做点文章,突出自己的应聘优势。如要应聘的是市场部经理,对方要求是最好有4A广告公司经验,而你正好有,那么在邮件主题上就写上“具有4A广告公司市场部管理经验”。当然这种邮件是针对用私人邮箱发送的,如果是直接通过招聘网站上的系统发送,那么对方收到的只能是统一的“应聘**”的字样。所以建议应聘者,如果非常中意对方公司,不妨用自己的邮箱发送简历。  
最后,别忘了在招聘网站填写姓名一栏时加上简短的特长自述。如果是用招聘网站系统发送,建议求职者填写招聘网站资料时,在姓名一栏加上非常简短的特长自述,因为有字符限制,所以只能是很简短的几个词。最好是用自己的邮箱,发送的时候,不要用附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