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最牛女农民”我们不能只有赞赏


面对“最牛女农民”我们不能只有赞赏


自称家住偏远农村,因没有有线网络,于是自己动手装了一套无线传输设备,实现了3公里外无线上网……她的上网模式发到网上后,网友“璐沙”迅速成了网络红人。多数网友十分赞赏“璐沙”,感叹牛年出了一个“最牛女农民”。(30日钱江晚报)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9-03/30/content_11097888.htm
家住四川犍为县舞雩乡的“璐沙”卢慧,与男友罗德根中专毕业后回乡创业养起兔子。因为这里连座机电话也没有开通,通信运营商的无线上网服务价格贵、网速慢,为了方便与外界的联系,于是尝试自己动手装一套无线上网设备,耗时三年后终于获得成功,这种置身困难处境自强自立的精神着实令人肃然起敬。
然而,在欣赏、钦佩之余,笔者感受到一种隐隐的痛。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摇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应当正视的是,还有少数地区,特别是内陆、山区,由于地理、交通、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条件依旧相当落后,仅仅靠当地人民自身的努力尚不足以克服。毕竟像卢慧这样有学有专长、能够自己“搞发明”的只能是凤毛麟角。
清新可人的“兔美眉”网晒自己的“发明”,固然是一种成就感的流露,同时又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落后地区人民的一种无助和期待。犍为县舞雩乡条件尚且如此艰苦,那些地处5.12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的情况更是不难想像。为了实现共同发展、共享和谐,就需要各方面对这些地区的困难给予足够的关注,并施以援手。
因此,笔者觉得,面对“最牛女农民”,仅仅表示赞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比如,诸如通讯事业等对贫困地区是不是该实行力度更大的优惠、倾斜政策,帮助这里的人民尽早走出闭塞,告别贫穷?再比如,23亿建地震博物馆项目,是不是也该先缓一缓,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最迫切的灾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