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咨询——功夫不负有心人


初涉咨询——功夫不负有心人

尽管科华生物是中国诊断试剂产业中的巨人。

尽管科华生物即将上市并具有良好的前景。

尽管科华生物给了我各部门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但不安分守己的我最终还是决定找寻更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与同学的交流,通过向前辈的请教,通过网上资料的研究,咨询——这一看似陌生的工作和行业进入了我的视线。

经过大海捞针一般的搜索和简历发送,经过好多次不同类别的面试,达高咨询——一家专为医药工商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公司给了我offer。虽然仅仅是助理咨询师的岗位,虽然薪水还比原先略低,但我并不在乎这些。因为我感觉,在这里我的生物技术和会计学双学士学位背景将派上用处,在这里科华生物各部门轮岗的经历将有所帮助,在这里我喜欢学习喜欢尝试喜欢沟通的性格将正好与之契合。

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就有幸跟随总经理汪达民先生给著名药企——杭州民生做提案报告,杭州民生的需求是大输液板块的35年战略规划咨询。对于我这样的菜鸟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我记下汪总的每一个词,我倾听杭州民生领导的每一句话,希望能尽快理解他们所说,尽快进入角色。

前后几轮谈判,杭州几经来回,项目被顺利拿下,我顺理成章地进入杭州民生项目组。咨询过程是紧张的,咨询任务是繁重的,咨询工作是有难度和挑战性很强的。我夜以继日的分析数据、查找内外部资料、访谈制药营销管理等各方面专家、调研民生内部的每一位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

争强好胜、不懂人情世故的我在一个多月后竟然如同吃了豹子胆一样向汪总提出自己可以独立完成杭州民生的战略报告,这个看似荒唐的请求出乎意料地得到了批准,可能是因为汪总不想打击年轻人的积极性。但是项目经理同样会写一份,最后采取盲审比稿等形式来决出优劣。

申请任务时满怀信心,操作项目时发现了各种困难。虽然大学里学过战略管理,但那只是理论,不能照搬照抄,而且书本上的战略是系统性理论,不是个性化的策略;虽然在企业呆过1年多,但与杭州民生上上下下相比,几乎每一位都是德高望重经验丰富。

在困难面前我没有被吓倒,我毫不气馁,碰到问题多请教,碰到障碍多思考,经过3个月拼命工作,终于完成了战略规划报告。

不知是幸运还是什么,经过专家盲审,我的报告意外胜出,得到了整合两份报告的机会。整合倒不是很难,毕竟那时我对项目本身已经了然于胸。但难题又来了,作为整合者,需要在报告会上做项目演说。

这对于理工科背景、从来没见过什么很大场面的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写报告靠分析、靠逻辑思考、靠资料的翔实,而要讲得被客户接受那是非常难的。我记得在进入大学首次同学见面时的自我介绍我都哆哆嗦嗦的。

从不服输的性格支撑了我。我花了一个月把PPT演示文稿完成,每一幅图每一句话都仔细斟酌;在做PPT的同时我把想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成word,并使其更生动更具可听性。后半个月,我每天晚上都拉着父母当听众,向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演示,直到滚瓜烂熟并表现得轻松自如为止。可以说那时的状态就叫疯狂,为了让自己不紧张,家里来一位亲戚我就拉上他作为听众来听取我的汇报,并让其提出意见。直到现在我对每一次演讲和培训都非常认真的准备,都是这一次以后养成的习惯。

结局是美好的。我的战略规划报告得到了杭州民生总裁竺福江和其团队的一致认可,他们都不相信我从事咨询只有几个月,不相信我的药企经历几乎为零。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看似空话的哲言在我身上得到了验证,第一个项目的首战告捷让我增强了自信心、让我感觉自己就是适合咨询工作、让我从助理咨询师一跃成为项目经理。

 

 

陈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