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信凤的“忠孝两全”
——一位农村女教师的师德理念与实践
袁袤翔
人到中年的丁信凤,成为台儿庄区2009的师德报告者,是因为她热心并创新农村幼儿教育的“护花情怀”。
10年前的一次基层教干调整,丁信凤从小学校长改任马兰屯镇中心幼儿园园长。6间校舍、4名老师、18名幼儿,就是任上的全部。生存都难,何谈发展?一个非常要强、干什么都想争第一女性,面对这样的基础,愁得直哭。
哭够了,信心也来了,集资改善校园设施的方案随之形成并获准了。但是,集资难,难得她不敢张口。不敢张口也得张。张了口,被人家推三阻四甚至一口回绝,那张脸没地方搁。可是她不灰心,坚信心诚则灵。一个从来滴酒不沾的女人,为了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竟然多次被“应酬之酒”醉得一塌糊涂。因此,她落下了严重的胃病,甚至因为醉酒夜行,差一点被机动三轮撞死。
面对亲人的震惊与担惊,她非但没有退却,还软缠硬磨,说服丈夫把自家的8000元积蓄挪用了。铺地面,修房子,刷墙壁,绘壁画,扩大招生,园内环境焕然一新,入园幼儿当年增加到60人。此后,陆续增加投入,添置了大型玩具3套,2600册图书,置齐了中小型玩具和桌面玩具,还有各班配置了电视机,投影仪、电子琴、WCD、录音机。幼儿人数发展到6个班236人,教职工由原来的4人发展到11人。达到了市级一类幼儿园标准。
幼儿教育也是教育,从事小学教育多年的丁信凤,用学龄教育的方法指导幼儿教育,总是有些隔膜。不再轻车熟路的她,潜心钻研,并和教师们一起教学相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写下了10万字的读书笔记,成为全区幼教领域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有了良好的设施,有了合格的师资,管理创新上了日程。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竞争上岗制相继实施。实施工程中,丁信凤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对老师,她用细致入微的关心和以身作则的风范,走进了大家的心灵。对孩子,她用春风化雨的爱心和润物无声的耐心,滋润他们的心灵。“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和“有教无类”,被她推崇为老师的行为规范,并带头践行。
有一个残弱女孩,不能走路。她奶奶带她去了几个幼儿园,都被婉言拒绝。坚持有教无类的丁信凤,愉快地接收了她。可是孩子残弱得厉害,一走就摔。任课老师吓呆了,担心意外,不愿担责。丁信凤就把她安放在自己身边。看到别人玩滑梯,她也要玩,丁信凤就把她抱上去,扶着她往下滑。她要去厕所,丁信凤就扶着背着。有一次拉到了裤子里,丁信凤细心地给她换洗了。一个学期过去了,这个孩子竟然能走了,激动得她奶奶千恩万谢。丁信凤用爱心拯救了孩子,感动了老师和家长,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大家比学赶帮,人人敬业,2008年的全市督评中,丁信凤的幼儿园受到好评。
正当她为辛勤耕耘的收获而欣慰的时候,80岁的公公摔断了腿。一家人顿时忙成一团。丁信凤的丈夫是一名教育干部,还任课6年级毕业班。她就成了家里的支柱。医院服侍老人,家里衣食料理,幼儿园里还有几百孩子,三点一线一根针,那份疲惫,可想而知。可是她以女人特有的韧劲,硬是给支撑得有条不紊。公公出院了,卧床在家离不开人手。丁信凤把他安置到幼儿园的一间小房里,工作之余随时照料。有一次喂饭他不吃,说孩子你受累了,我是公公不是婆婆,太不方便了,看你瘦成这样我很心疼,这什么时候是头呀。丁信凤理解老人的心境,越发细心照料,并以家务园务两不误的实践,宽解着老人的心。
都说“忠孝难两全”,丁信凤则不然。她的“忠孝两全”,好“新鲜”,更温暖。作为教师,这也是师德的重要内涵啊!
讲到师德,丁信凤说: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与实践。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无怨无悔地爱职业爱老师爱孩子也爱自己的亲人。这么多的爱让我有点累,但是我累着,并且快乐着。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