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万亿到8万亿的设想


200811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并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推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经济工程,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四万亿元人民币,预计4万亿经济刺激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

200933,随着一年一度的两会开幕,各行各业,人云亦云,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观点。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政协委员就热议“8万亿新刺激计划猜想”,成为业界和人们心中的恐惧,或也是一种无可丈量的期待。担忧8万亿甚至10万亿的投资是不是大了点?担忧会不会有重复性的浪费?同时也期待经济复苏,期待企业转运。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是否出台新的刺激计划要看全局和对大势的判断,一季度数据出来以后可能还会有新一轮恐慌情绪,最关键的是二季度数据,二季度数据如果还不对头,扩张力度有必要就得加大;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受4万亿的刺激,消费品零售额、汽车产量、钢铁产量等指标都在回升,还有银行贷款也在大幅度增长,这些都是经济复苏的信号,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配套任务已经让各级政府感到很大压力,如再出台8万亿到10万亿元的刺激计划,如何融资将成为一个难题。

4万亿到8万亿的步伐是迈还是不迈?迈到何程度?怎么个迈法?国家需要继续“卷钱”来拉动内需,群众需要“卷纸”来止住内急,卷钱和卷纸哪个更重要呢?这浩大的投资“工程”将如何演绎成我们真真正正能感受到的现实?由此,华经纵横经济信息中心分析认为:面对金融危机四伏的现状,政府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已经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建设。虽然仍将面对外围经济的一片肃杀,或将更加严重,我们需要用资金来促进货币流通,需要消费市场,扩大内需;虽然邓小平1991在上海视察时也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但是,货币资金的融通是有个市场容量的,这个容量是无形的,无法用容器去测量它到底有多深、有多大,是需要资金、政策、货币、市场等多方位的无形来时事掌控调节的。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融资规模,我们需要审时度势,合情把握,根据全局和对大势的判断再做举措。也正如温家宝228在和网友聊天时所表示的那样,一些指标只是暂时的,不可比的,危机面前一定要提振信心,沉着应对,随时准备出手更坚决有力的措施,减少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危害。

信息显示:去年上半年我国共有6.7万家企业倒闭,受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广东地区受灾是比较严重的。像这样众多正经受着危机所带来的困惑的企业,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振奋信心,国家的政策和资金的投入就像是外人给的一把力,唯物辩证法也证实: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企业的发展要靠自身审时度势的管理、经营,来融于和对付金融危机的威胁和阻力。国家的政策优抚、资金投放是市场的宏观主力,我们需要共同抵抗危机的困境。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声呀声震天。一个企业活了,十个企业就会动起来,那中国千千万万的企业呢?全球的经济呢?经济是个整体,产业链是循环的,物资流动快了,市场流通畅了,消费需求旺了……国家在四万亿的投资下,企业、民心共同承担,才能绘出危机最好的蓝天。

    因此,华经纵横经济信息中心认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人民增强信心,企业提高危机力量,国家积极扩大内需,4万亿的投资或许会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