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做两会报道的准备工作,特地去了一次东莞。从深圳坐车,高速公路两旁依然是那些密密麻麻的厂房,还有挂着零乱衣物的打工仔打工妹们的集体宿舍。之前一次去东莞,是2007年年底,当时劳动合同法马上就要实施,社会上有不少的争议,特别是香港的那些在珠三角的中小企业。
也就不过是一年多的光景,沿途的景致已经出现了不同,那个时候,高速公路两边的广告牌呈现的是珠三角蓬勃的生气,而现在,不少广告牌已经没有客户,倒是公路旁的一些看上去还是簇新的厂房贴出了巨幅广告:底价出租厂房。珠三角已经从民工荒,转入了民工失业荒当中。
这场金融危机来很是突然,就在大家还在担心珠三角的企业是否会遭到影响的时候,影响已经在当地开始蔓延了。于是,媒体开始充斥了企业倒闭,农民工春节前提前返乡的新闻,印象当中,珠三角,特别是东莞,这个已经在某种程度和某些方面比深圳还要繁荣,还要对北上的港人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已经是尸横遍野。
只是,一直相信眼见为实,媒体的报道,很多时候会把一些微观的个案无限地扩大。在东莞最大的人才市场,等候入场的求职者排起了长龙,虽然每个人需要花费十五元的入场费,在一楼免费的职业介绍处,挤满了不同年纪和性别的农民工,随便找一个,都会告诉你找工作的艰辛,他们大部分人已经不再是我印象中打工仔打工妹的形象,至少从穿着打扮上,他们已经融入了这个城市。人才中心的负责人介绍,每个星期,会有3万名求职者登记,而每个星期提供的职位,大约是2万个。
不过在东莞市开车兜一圈,隔不远就会看到工厂的门口放着或大或小的招聘广告,询问其中一家纺织厂的招聘人员,两天下来请满了计划中的100多名纺织女工,起薪850元,转正的话,每个月可以有2000元的收入。
想起人才中心的负责人私下聊天说,其实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的大。我想也许有些人会有同意他的看法,但是那些失去工作,或者企业倒闭的人则会不同的感受。
说到就业问题,刚刚和几个大学毕业生聊过,如果只是从他们的经历来看待目前的就业形势的话,你会很轻易地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虽然困难,但是只要有信心,不放弃的一直尝试,最终都是可以找到一份工作的。但是现实应该并不是这样,还是有很多的毕业生努力过了,没有放弃,却还是没有能够找到工作。
如何判断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关键还是要看准确的统计数字,到底有多少家企业倒闭,到底有多少农民工失业,毕业生到底有多少?全中国能够提供的职位大约有多少?由这些数据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如果大家只是从自己所看到的这些确实存在,但是却又不能够代表整体的情况也推断出一个结论,或许会导致研判的错误,或者是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
两会,正是需要六千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根据自己对社会的判断来行使自己的权利,来为中国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建言献策。但是问题就来了,这些提案也好,判断也好,如何能够尽量的准确,代表委员们是否有系统的考察社会状况的机会和能力,都是公众和媒体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听说我要到北京采访两会,不只一个人问我:民意代表们能够反映民声,能够在公众预期之中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吗?有这样的疑问的人很多,正是有这样的质疑,两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也在逐步提高,橡皮图章的提法已经越来越少,人们开始慢慢从批评和排斥,产生了一些期待。
要对这样的期待负责,对于委员代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单单是能够出席会议,能够在会议上认真地听,认真地说,认真地思考,还需要平时能够花时间对社会运行状况进行科学系统地了解。这到引发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自己希望在两会期间有机会进行探讨的,那就是如何让这些兼职的人大代表有资源和精力,每年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去为自己的提案和表决进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