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两类最牛最无良企业(原创)


中国境内两类最牛最无良企业

陈绪国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管理模式由扁平化管理转为锥形化管理,由集权化管理转为松散化管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违法乱纪的无良企业逐渐增多。其中,包括倒爷企业、红帽子企业、党政军机关的特权企业、恶性改制的公有制企业、缺乏民主的承包企业、血汗企业、包身工企业、传销企业、高管超高薪企业、逃匿欠薪企业等等。

然而,中国有史以来,最牛最无良企业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通过虚假包装,打扮为外资企业的民营企业。

有资料显示,在《企业所得税》颁布之前,此类企业甚多。仅仅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此类企业就有20万户。

许多国内民企跑到国外设立“壳公司”,再设法将境内企业资产注入其中,摇身一变为“境外企业”,再以“外资企业”身份杀个回马枪,选择最有利的地区、最有利的时机,回大陆进行投资。其目的,就是为了享受外资企业的特权待遇,如“免二减三”式的税收政策待遇、信贷政策待遇、产业政策待遇等等。

利用变性手术、改头换面的拙劣办法进行虚假包装,挤出了招商引资的泡沫,带来了隐性的大量的税收损失,加剧了企业不公平竞争状态。08年之前,此类民企的假外资,占到了国内引进外资的三分之一强。

第二类是叫苦叫穷、虚报亏损的外资企业。

各级政府,对于各类外资企业视为掌上明珠,视为财神爷,视为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视为座上宾、太上皇,百般呵护,百般宠爱。这为无良外企“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外资企业来华投资,无论是以合资、独资的形式粉墨登场,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做手脚”:在注册资金上做手脚,在进口设备技术上做手脚,在进口原材料上成品或半成品上做手脚,在财务报表上做手脚,在报税缴税报费缴费上做手脚。

截至2005年,我国累计开业的外商投资企业达25万家,但亏损面竟然高达51%。经营起来红红火火,账面上年年亏损,真是咄咄怪事。税务机关的调查表明,所谓的亏损企业,除小部分属于经营性亏损以外,虚亏避税是主流。

揭开西洋画皮,撤开西洋镜,就可知道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一些外企搞的“两头在外”的作业模式,原材料从国外进口,成品出口海外关联企业。进口的一头买的是低价报的是高价,出口的一头又以低于国际市场价的价格贱卖。另外,所有的进口设备与技术,都是以天价报价的,所有的外企高管都是以天价薪酬、很大的股份出现的,同样以账面资本冲销了实际利润,炮制了“虚亏”的迷魂阵。

为什么说以上两类企业,是中国境内有史以来最牛、最无良的企业?

一是,税收流失无法估量,危害性最大

我国每年的GDP构成,4万多亿美元中,约有1.8万亿美元属于外资企业创造的,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强。如果超过51%的外企亏损,意味着超过9000亿美元的产值没有给予国民任何益处。在统一企业税收政策之前,外企均享受了“免二减三”的优惠政策,即开业二年全免企业所得税,开业第三年至第五年按50%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这已经是很不错了。但他们还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经济学家胡鞍钢说过,90年代以来的因腐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万亿元。腐败类型有四种:一种是税收流失性腐败,每年约5700亿至6800亿元。一种是地下经济腐败。其中走私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0亿至400亿元。一种是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性腐败。每年经济损失达2575亿至3410亿元。一种是寻租性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300亿至2020亿元。这四种腐败类型,可能都与无良外企有关,而以税收流失性腐败和走私腐败关系最大,估计正相关程度有八到九成左右。

二是,对于以上两类企业,政府非常棘手,有的政府甚至怂恿他们,构成官商合流之势,危害性最大。

对于第一类最牛最无良企业,政府撒手不管,令他们一天比一天牛,一个比一个牛。

按理说,对于此类企业,政府应当大胆管,严肃管,应当与扫黄打非一样的不定期的、严厉打击。但是,绝大多数政府部门好像是“狗咬刺猬,无法下牙”只有重庆市政府搞过一阵子,清理过200多户假外资企业,而对外开放最早力度最大的沿海省市则没有下文。

因为政府不管、不好管、不愿管,令假外资企业大行其道,一个比一个牛,一天比一天牛。

对于第二类最牛最无良企业,政府更难管,一个比一个牛,比谁都牛。

某些铁杆官员与某些铁杆外商铁在一起,土政策、潜规则大行其道,其后果可想而知。

全国从上到下都有一套招商引资的土政策,官员的政绩直接与招商引资的金额挂钩,招来的外商越多利用外资越多,奖励的红包就越大。这不由自主地打造官商合流共同体,唯外商是从,偏袒外商现象层出不穷。

譬如,当外商虚亏避税的伎俩被税务部门揭穿之后,外企往往以撤资为威胁,或者以增投资为诱饵,邀请地方政府官员当说客,逼迫税务局就范。某地税务部门人员查获一家外企的避税资料,竟被这家外企关了起来。官司打到市政府,结果还是交了材料放人。这样的保护伞,这样的荒唐事,在全国不是少数。

三是,这两类最无良企业,经历的时间最长,危害性最大。

这两类最无良企业,从改革开放至现在,一直十分骄傲、十分嚣张在所到达的地区肆意妄为,至少持续了三十年之久。不仅仅是性质上最无良的企业,而且时间上是最长久的无良企业。其他类型的无良企业,不但性质上没有这么严重,而且存在的时间都没有此两类企业这么长。

如果按照平均5000亿元/年的税收损失计算,30年累计起来,损失高达15万亿元。每个外源型经济区都会呈现“增长不繁荣”、“增长不幸福”的怪圈,为富不仁而道德沦丧,贫富不均的弊端四处蔓延,加剧了社会各阶层各阶级的矛盾。

四是,这两类最无良的特权企业的发展与壮大,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产业公平与平衡,对我国公有制企业具有摧毁性破坏力,危害性最大。

任何时候,任何国家,企业在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才能公平发展。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前提条件。然而,对于外企的过分依赖、过分宠爱,必然会破坏公平竞争,首当其冲的是国有、企业集体,其次是其他民族企业,包括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个体企业等。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有、集体企业减了过半,达100余万户。透过这个数据,可知,由于特权企业的存在,引资变成了引狼。狼不是吃素的,要吃人的。

改开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体中衍生出许多怪胎。欲祛除这些怪胎,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

 

任重而道远。

路在何方?

 

 

字数:26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