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和股市有问题吗?


       日前,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我想在这里理直气壮地说一句,中国根本没有发生什么金融危机,中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畅通无阻,我们的增长很快,没有什么新债务,像西方国家处在金融危机漩涡的地方,银行贷不出钱来,我们只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而已,不要把这个概念搞错了。”

      是呀,中国根本就没有发生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进而由次贷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再由金融危机转化为经济危机,很多国家受到拖累,市场开放程度高的国家也相继发生金融危机。但我国因开放程度不高、市场化程度不高,所受影响有限。对我们来说,只是外口受限,外向型企业发展受到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良性轨道,并未进入衰退。

在国际上,人们公认连续两个季度GDP负增长叫做衰退。我国经济增长率就是在去年四季度金融危机第一波影响最凶时也达到了6.8%。目前,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方案初显成效,中国经济发展底部可能已确立。

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出口受阻,但国内市场很大,有效激活国内市场,就可弥补外需的损失和不足。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国家相继开展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计划,就是要启动农村广阔的市场空间,就是要以内需补外需之不足。据统计,2008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这意味着什么?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会加快,居民消费类型和行为也会发生重大转变,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发展想慢都困难,不过这是在正常的情况下。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信心十足的提出了保8的目标,相信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从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的经济没有问题。

 

中国经济没有问题,中国的股市有问题吗?有,中国股市肯定有问题,而且问题不小。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我国股市与经济却很难说有相关性。经济快速增长,股市不一定上涨,经济预期不好,股市说一定会走出一波独立的上涨行情。问题的关键出在哪儿?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中国经济与股市脱节,中国股市被人为操作太甚。例如,从200710月到200811月,中国经济一切正常,上面已分析了,为何中国股市却可以大跌70%呢?这不充分说明了中国股市与经济没有相关性吗?这不充分说明了中国股市有问题吗?

老股民知道,十余年来,中国经济翻了多少番,可是投资中国股票,有多少实现了翻番,九十年代投资的一些股票至今不亏就是好事。具体到个股上也是如此,好股票,价格就是不动,效益差的股票或ST股票有时能翻了多少番,原因就看这些筹码掌握在谁手里。就拿去年11月至今的股市来说,这段时间股市最大涨幅近50%,有人推测原因在于,国家放宽了信贷,又由于实体经济预期不好,这些信贷资金纷纷进入虚拟经济投机,于是有了股市久违的上涨。

中国股市还有些制度性问题。新股小比例高溢价发行,发行后过一段时间实行全流通,最终挤压二级市场的股价,最终的受害者乃散户投资者。还有“大小非”问题,股市“大小非”就是悬在股民头上的堰塞湖,这个“堰塞湖”不破,股民始终难有信心。还有信息公开制度问题,公司治理监管问题等等。

   

       中国经济没有问题应该可以大胆投资股市了,可是因为股市本身存在问题,人们投资股市又有所顾忌。所以,中国的股市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与股市就很难有相关性,股市就不是经济的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