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创造性破坏将持续进行


  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创造性破坏将持续进行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报业面临债务攀升、广告收入大幅下滑的压力。许多公司纷纷通过裁员、申请破产等方式渡过难关。2月22日,大费城报业协会在电子邮件中向该协会会员通知了费城报业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该协会要求协会会员保持镇静,并称“该公司仍在经营,两份报纸也仍在出版”。包括《费城问询报》、《费城日报》以及相关网站的费城报业公司于当日根据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此前一天,拥有近20多家日报的Jounal Register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去年12月,拥有《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巴尔的摩太阳报》等知名报纸和23家广播电视台、美国年收益第二、总发行量第三的报业集团“论坛报”提请破产保护。

  在残酷的形势之下,各大报纸纷纷开始自救行为,如全美第一大报《纽约时报》在即将到期债务、股价及信用评级调低的重压之下,已经开始减少采编人员和削减股东红利。而知名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自2009年4月起停止平面印刷报纸的发行,仅在网络上发行。

  市场通常将以上信息解读成金融海啸所产生的附带伤害,但我们认为,平面媒体的网络化是一股势不可挡的趋势,金融危机只是加速了趋势的到来,因此它只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而非原因本身,IT技术的革命将在未来改变我们诸多生活方式,这是信息流通成本降低之后的必然结果。

  试想,某地出现了一件突发事件,记者接到群众报料,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采访,写完新闻稿之后连夜发回报社,排版印刷之后第二天送到客户手中。新闻报道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流程,因为当事人只能找媒体发布信息。但假设那位现场的报料人想到的不是联系媒体,而是用手机拍下现场照片然后上传到自己的博客或论坛中,同时以相对客观的立场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那么他创造新闻的成本将远低于报纸,而这条新闻的传播成本更是大大低于传统渠道,网友只要把链接发给别人就行了。事实上有很多新闻都是在网上热炒很多天之后,才被传统媒体所关注。

  报纸除了提供新闻,还提供有价值的评论,特别是一些作者的专栏具有很高的用户粘着度,但是多数作者都会在网上开设专栏,通过方便的RSS订阅功能(类似于订报纸),客户甚至可以做到实时监控作者的最新文章,而不必等报纸拿到手。更关键的是,客户还可以通过留言等方式直接和专栏作者互动。

  在传统媒体广告日渐萎缩的今天,互联网广告却持续高增长,艾瑞咨询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2008年中国综合门户网络广告市场高速增长近60%,广告营收达到47.4亿元;而搜索引擎广告营收在2007年实现翻番之后,2008年增速保持在70%以上。写博客赚钱也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有一位叫John Chow的加拿大籍华人,他每个月通过博客获得的收入超过3万美元,为此还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总结成了一本书《Make Money Online with John Chow dot Com》免费发布。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熊彼得认为:创新固然会创造利润,但是有创新就有破坏,因为创新会破坏现有的经济模式,但破坏之后新的取代旧的,结果更美好,这就是著名的“创造性破坏”理论。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势必将大大影响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发行量,并减少其广告收入,未来数年内裁员、降薪和破产可能会伴随着它们,如何及早顺应趋势进行调整,是当前传统媒体不得不考虑的生存选择。(AD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