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的读音而惊动过周恩来
——转帖一位给《现汉》成千上万纠错的新朋友的通发内稿
《现汉》1382页【吐蕃】
“吐蕃”的“蕃”在各旧版里都注fān,新版第5版纠正为bō。
《现汉》出错,影响广泛、深远。如西藏吐蕃的“蕃”,旧《现汉》各版的注音都错为fān,新版虽然正为bō了,但去年2007年才印刷的五年级语文课本,却还是老样子,结果,本校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按课本教学生读fān。《现汉》这个出错是很不应该的。早在文革期间,西藏人民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因“蕃”的读音而发生争执,最后惊动了周恩来总理。周总理说,作为族名的“吐蕃”,首先要尊重、照顾该族当地的人民,这是专有名词,不能按一般的字音来读。本来嘛,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多音字就多,这也是一般情况。周总理的调解无疑是富有说服力和正确的,所以,这场争执就此平息。按:“蕃”读作fān或bō,都有字音的根据。读作fān,是因为“蕃”的声旁“番”就读fān,完全同音,不需多说;而读作bō,同样也有比较充分的根据,如同声旁的形声字“播”也读bō。但文革后1978年出的《现汉》第1版,对吐蕃的“蕃”的注音竟还是fān!并持续到2002年的第4版,其间竟长达三十年之久!为此建议《现汉》,以后各版再版,对重要字词等的修改,都应郑重出一个“修改表”,附在新版词典后,使读者一看就知道所修改的重点内容。也便于广大读者提出不同意见,促使《现汉》早日完善。不然,仅异体的字词就有几百组,如果不弄出一个“修改表”来,读者怎么能马上知道你新版《现汉》改了什么,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