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的这条消息,国内一些媒体随即对其进行了相关时事报道,一些金融经济学人士也纷纷公开发表不同见解的言论。
单从时间和数据上看,中国的确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一段时间里购买了为数不少的美国股票,之后不久,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所购买股票大幅度缩水。显然,这笔经济账的确损失不小。或许正如某些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那些操作者或者是水平太低,或者是意识倾向有问题,因为明摆着就要爆发金融危机了,偏偏还拿国家与国民的钱往火坑里砸。
今天看来,如果这种种质疑出自《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之口,那么他有这个资格。其他的任何人,在危机爆发已半年多的今天,仅仅根据一条美国的调查结果,就对国家外汇使用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公然的大肆指责,显然,要么欠缺水平,要么欠缺德性,要么居心叵测。
因为,一个简单的道理是,购买是事实,与被调查与否没有关系,是否公布才是问题的焦点。然而,奇怪的是,那条所谓的美国调查结果及相关事实,为何不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或爆发后不久就及时就公布,反到是危机于大半年后扩散到了全世界,并且正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才公布?尤其是在中国非但没有于这次大危机中遭遇灭顶之灾,反而是势力明显强劲的今天才公布,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投资股票有长短线之分,但没有最好的投资点位之说,也没有最差的投资时间之避,需要就是原则,愿意就能成交,这是常识,更何况是在危机发生之前。尤其对于那些成天研究经济与股票的人士,反而因此说三道四,实在不应该。话说回来,既然是危机与风暴,既然是货币的战争,一旦整体思路确定,那么,局部的什么游戏方式都是可以考虑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是另一个常识。
反思目前愈来愈严峻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哪个国家没有遭遇损失?众所周知的是各国的损失程度不同,损失的类型不同,承受损失的能力不同。就拿美国来说,其金融经济危机正处于更加危险的风口浪尖上,失业问题更加突出,实业界生产难以支撑,财政巨大赤字难找到出处,金融紊乱步履更加维艰,等等。
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尤其是头一次面临这百年一遇的全球性大规模金融经济危机,并且危机还在进一步向着更坏的方向发展,显然,现在根本就不是对过去的一些小事情说三道四的时候,而是应该团结一心共患难、出谋划策度难关的紧要时刻。可是,我们个别知名经济人物,非但没有这基本的常识,反到是推波助澜、兴风作浪、甚至是要欲盖什么弥彰。趁全球经济大难当头之际,他们究竟要向谁叫板?
冷静反思,当年的苏联就是在外来的金融危机猛烈攻击之际,由于国家不慎失去了坚强的主心骨,随之被四分五裂,民众的生存条件一度陷入深渊,他们如今已后悔莫及。再看看今天的东欧国家,金融危机第二波就要将其撕成碎片了,前苏联解体的过去,或许是他们接下来的命运。再看西半球金融经济危机正焦头烂额的美国,他们今天最希望的就是找到一个经济大国,想方设法对其土崩瓦解,进而大就发横财了,随之,金融和经济立马复苏,这就是他们真实的目的。显然,中国是他们虎视眈眈的目标。因此,中国的运筹帷幄,统筹兼顾,团结一致,是抵御当前金融经济强敌的根本保障。
相对来说,中国今天的金融与经济势力,在这次巨大的风暴中,我们主权在握和成竹在胸的对应,是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战争嘛,交往应对,攻守回合,怎能不有点损失?何况,有道是:有得有失,有失有得;不得不失,不失不得。如果一切都尽在自己的掌控中,那么,最后分晓才见精神。
事实表明,全球性的金融经济战争还在继续,美国妄图以离间方式干扰中国人心的做法,乃至妄图制造社会不安定因素的良苦用心与种种手法,值得每个同胞百倍警惕。需要在此提醒的是:请我们的一些经济学者最好别盲目跟风,不妨提高一点政治素质和整体意识,因为这既根本也重要。如果在基本的政治与经济观念上缺乏国家整体意识,显然是愚笨的;如果鉴别能力有限,不慎上当受骗,可以原谅;如果居心不良,妄图借此发起什么舆论进攻,或者是图谋搅点什么浑水的话,其错误是不可饶恕的。
金融危机的第二波风暴已经初现,强大的冲击波正在考验各国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甚至,正如
二〇〇九年三月八日 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