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域做创投的若干探讨


  创投更具“水性”,他们中的许多只是关注正在成长的小企业;他们更加侧重实体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人类的价值需求;但是在创业投资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上: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支持创业投资公司。尤其是县区级的。衡量创业投资体系构建的标准,可不是只让上海这一个地区密集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把这种机制贯彻、普及到县区级。这很重要。县级共青团组织,最有必要参与到全民创业的浪潮中来,以各种青年民间组织之社团力量为载体,整合社会化企业资源,做好全民创业的动员及配套工作:积极组织当地民企、民智、民资合法组建创业投资公司和创业辅导机构,推动“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党建工作,最后形成同心多层的全民创业科学组织体系。建议地方人大结合当地共青团组织成立“全民创业指导委员会”,监督和统筹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落实中央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升级”等战略部署工作。

  在西安发现西部地区对创业投资的渴望,前任陕西省科技厅孙海鹰厅长发誓要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展,用政府引导基金参股民资创投的形式介入。他强调创业投资不是政府行政可为,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民资为主。日前,地方级技术产权交易所(中心)都开始和创业投资单位展开深入合作,一些券商机构也已经将直投业务剥离出来做股权投资,但仍然以同行定向增发,后期项目操作为主。为创业者提供种子基金的创投单位仍不多,这不是健康的创投产业链。专注于早期创业投资基金经理在募集社会资金的时候,许多投资人习惯性关心最多的是如何退出、多长时间退出,投资方向和策略是否可以得到出资人认可?因此,设计出合情合理的退出机制(未必要IPO)这十分重要。鉴于此,我认为对早期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其投资结构的设计要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多考虑“股权”的流动性。 www.innofund.gov.cn 是政府引导基金的网站,听科技部火炬中心的人说这是专门为创业投资机构和中小企业而设立的。但我对这个网站的互动功能表示不太满意,更新的内容也不多,“实在的”内容还需要量化,比如与民资创业投资机构应该怎么合作,具体的步骤和条件是什么,办事流程和时间表都需要透明公开。尤其从事早期创业投资的单位,我认为条件还是越宽越好,他要违规就严厉惩罚!此外,商业银行如果不深入和创业投资机构密切合作,单靠自身能量去做简单的贷款业务,似乎并不是“英明之举”。现在不管投资“三农事业”还是对高价值低风险的“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援助,都需要采用“众包”的理念。不然正规金融的自身肌体负荷就过重了,这样也不会有太强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浦发银行现在开设的股权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就是与创业投资单位结合的一种尝试,但还不够深入。

  对于致力于早期创业投资的机构,政府不应该用所谓“成功案例”来衡量他们的质量,致使他们失去政府公信力援助的机会。另外建议政府引导基金拿出一定比例,以合理的价格回购早期项目投资商的股权,使早期投资者多一种退出的渠道。政府回购的股权可以在各地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流转,总之是要设计“流动性”,这也是建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思路。现在我正在做个课题是创业投资与县域经济的结合;创业投资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结合;县域创业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创业投资与创意农业的结合;我认为这些都是崭新的课题,值得大家关注。说到底,尤其是县城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旧招商引资”思路,用新思维发展地方经济、提振全民创业信心、有序调整产业结构、挖掘内需增长点。

  明天和中国民营经济研究所的朋友们一起到孙子的故里(山东惠民县)做调研,考虑如何在县域开展创业投资系统工作。期许通过创投机制的落地,推动县域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创业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社等“活跃因素”科学发展。我们在寻找那些有魄力的县级领导班子,并且当地具有较为浓厚的人文气息,属于非资源类区域。我们愿意用我们的“技术”和存量资金做引擎,梳理当地产业结构,协助该区域实现平稳可持续发展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