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石材行业的问题与前景分析


 

近日,在云浮家园网站上欣闻家乡云浮发展的新战略,其中提到的“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推进城市发展一体化,将云浮建设成广东富庶文明的大西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建材产业集群问题,这个在在广东省第三批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竞标专家评审会上云浮市市长黄强的答辩中也可窥探!
为实施省委、省政府部署和实施“双转移”战略,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也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行各业都对其战略的选择进行分析,那么作为云浮的石材行业也应做到 “知己知彼”!
云浮石材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4000石材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在云浮城区内324国道两旁构成了蔚为壮观的“百里石材走廊”,其年产值40多亿人民币,出口达16亿元人民币,由于在行业的发展成绩显著,于2004年2月和3月,分别被中国石材工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授予了“中国石材基地中心”、“和中国石材流通示范基地”的称号,有“石乡”,“石都”之美誉。这些是云浮石材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证明。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波特模型分析,云浮石材的竞争环境受到了压力与威胁,如面对福建、山东等现有竞争对手与一些潜在的进入者,后起之秀,面临激烈挑战,在此云浮的产业结构必定受到冲击。
一、问题引出
(一)、缺少工作分析的安排,培训不重视,出现生产的危机
云浮的石材制造厂家的生产速度太慢,尤其是指劳动密集型的石材工艺(另外的一方面就是板材)。这里面有以下一些因素,一是厂家战略规划没有统筹好,不想长线投资,只采用一些陈旧的机器;二是厂家由于是作坊的生产模式起家,在管理技能、管理制度上尚不完善,不想雇佣太多的工人,以降低员工成本;三是厂家没有接收完整的HRM理念,不存在工作分析,定岗定编失效,就如某些员工既要做销售、生产、采购、搬运、清洁,还要开机器,很多企业在引入人才时,缺少论证,存在滥竽充数的局面(这也是云浮现在存在着劳动力荒的原因),而在此之后也没有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1、薪酬水平低,社保不实施,员工关系不融洽
云浮石材工人的工资在700—1600/月,1000元以上的工资主要还是靠计件劳动获得。这个工资水平在建材行业是属于低下的。厂家不履行工人享受社会保险权利的义务,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要员工全额赔偿,员工工作环境差,灰尘满天,没有劳动防护设施。
2、落后的作坊式、家族式管理模式
云浮本土企业还多数停留在作坊式的家族管理阶段,管理水平低下,劳动者没有感受到人文关怀,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有的厂家没有星期六,没有休息日,不准请假,延长劳动时间,每天都要加班,还经常要求在下班后做装卸等义务劳动。
(二)、市场营销打不顺畅的危机
产值说服力不足,个别企业外表看起来比较上规模,设备也上档次,但在生产现场环境的参观来看以生产加工工质量却一塌糊涂,令外商望而却步。
1、云浮的花岗石没有价格、产量和质量上的优势
出于利润最大化和暴利的思维定势,在定价环节不够科学,商户之间侃价出现“朝令夕改”,令客户心存声讨;而云浮的花岗石在价格上与福建(厦门等)等竞争对手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在花岗石出口上,其产量和生产质量更不能和福建相比。
对于国产石材的销售来说,现在全国各地的厂家已经不再将云浮视为批发基地,仅为石材的加工制造基地而已,甚至直接将半成品拉到北京、上海或者其他大中型城市批发,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2、原料采购中的进口大理石竞争力不强
由于云浮受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只有云浮六都港的内河水上运输,不能形成竞争优势。无形中云浮产品在价格上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
“价值决定价格”,面对价格上的劣势,云浮石材业并没有选择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是相反,选择了降低原材料的成本,降低生产成本的办法,来提高竞争力。
(三)、 经营理念的危机
客户的关系管理对接不好,经常出现二次购买不认得客户身份,对待潜在的忠诚的客户在“条件反射”的理念意识不够。
云浮个别石材厂家存在“一夜暴富”的思想,总不忘对暴利产品的“发掘”,扭曲了“价值决定价格”的定律,更有甚者通过降少生产工序来错位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暴利”的目的。
 
二、巧借机遇提升竞争力:
郎咸平教授提出的“6+1”发展模式指出: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造,还有六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在石材行业也不例外。
(一)、在产品设计上
在石材行业内推行“产学研”战略,可借助广东省的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在建筑、建材、美术设计专业领域的研究上,将理论更快地转变成现实成果;发掘地方风俗文化,将本土文化遗产通过石材工艺品推向市场化;可结合其他建材产品搭配,如佛山陶瓷与石材的对接,通过以上的产品设计措施可以增加产品附加值。
 
(二)、原料采购
由于前期的过度开采,本地的石矿已挖空、挖沉,所以石材行业的持续发展必然要借助于外地进口的方料,所以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必然要控制成本才能提升产业竞争力。可以在石材企业厂家中尝试推行一种新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借以维持产品需求与常规库存的管理成本的平衡点,降低成本,抑制“长鞭效应”, 重新整合企业资源,保证自己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和加强企业间合作程度。如加强与意大利石材机械协会、德国石材协会、印度石商会等世界性行业机构达成发展伙伴关系!
 
(三)、物流运输
由于加入WTO之后,石材国际贸易频率加快,所以外国商人对货物保单运输要求会提高,这时像DHL、联邦快递等国际物流企业会突出更大的竞争力,云浮石材行业或行业协会应提前与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善假于物”来壮大本身的实力。政府职能部门应促进产业配套设施的建立,缩小原料配送的运输距离,在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背景下,云浮——佛山的产业转移就是石材制造与石材机械构造上的对接在物流运输的完美体现。
大力发展“大交通”战略,包括海上交通、陆地交通等,例如发展广东省内的内河港口码头,规划建设铁路线路,为石材行业的发展提速。
 
(四)、订单处理
通过缩减订单处理程序,建立科学的订单处理信息系统,让订户了解每个厂家的产品线生产情况,并利用其所形成的广泛关系来销售厂家的产品,降低订单处理成本(包括办公成本和文书成本)、运输费、保险费以及装卸费等。
 
(五)、批发经营
通过转变营销手段,实施集约化规模销售经营,以批发的渠道提升销售量,也在此过程形成防御竞争对手的强力波,巩固本身固有的石材基地地位。
 
(六)、终端零售
在终端零售商内部建立系统科学的营销组织管理体系,包括组织体制、运行机制、营销人员的培养选拔管理和激励;是终端维护、终端服务、终端公关、终端检查管理、终端激励与协调;其中包括物流配送、终端理货、市场调研、信息搜集反馈、货品陈列展示、价格策略、终端宣传广告、终端包装和促销等多要素的组合。
通过行业协会或云浮石材企业厂家 “对口”(最好是以店名与厂名挂钩,很多门市店名都挂靠在云浮石材厂家的名称下)帮助,在广告宣传、营销手段技术上提供配套帮助、各种增值服务!如石胶、挂件的适配选择建议!
 
(七)、加工制造
中国大量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步伐仍在加快,加上国家四万亿投资启动的建设热潮后续效应,今后两年国内对石材的需求前景不可限量。但随着社会对石材制造的宣传以及人们的自我了解意识加深,所以,制造环节也突显重要性。
在加工制造上应明确行业内各岗位通行的职责说明书,完善工作分析工作,借以指导行业在人才与制造方面的管理工作。引入新型的、科学激励手段,激发加工制造生产环节的员工积极性。
 
综合上述情况,云浮石材行业的发展前景应在整合产业链的基础上才能得到体现和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