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而其来的金融危机,一笔外汇衍生品的投资,巨大地影响到香港一家上市公司,以及这家上市公司掌驼人的命运。 4月8日,中信泰富举行临时董事会,议决高层人事变动。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宣布,公司主席荣智健已于周三辞职,其职位将由母公司中信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接任。4月8日下午6时20分,荣智健这位中国硕果仅存的上世纪真正贵族的座驾驶出他奋斗了20多年的香港中信大厦,在闪烁不停的闪光灯下,67岁的老人一如既往的平和。继中信嘉华银行、建设银行之后,在常振明26年的金融生涯中,这已是他第三次火线执掌金融企业帅印。这位围棋界的七段高手前两次分别以中信嘉华银行起死回生、建设银行成功上市并成为“亚洲最赚钱银行”而完美收官。
常振明1956年出生,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并在纽约保险学院取得MBA学历,今年53岁。他27岁进入中信工作,37岁便担任中信实业银行副行长,次年转任中信证券董事长,46岁担任中信集团常务董事、副总经理,48岁担任建设银行行长,50岁回到中信集团担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如今,这位“救火队长”三度火线掌帅印获任中信泰富董事长兼总经理能否力挽狂澜?市场究竟会对他的出任作何反映?出乎所有预测的意料,荣智健的离职和高层“地震”并没有成为中信泰富(0267.HK)的利空,复牌开盘微跌之后,中信泰富股价出现大幅反弹,最多时上涨18%,最终收盘价10.62元,将涨幅锁定在12%。
附:中信泰富事件始末
2008年9月12日,中信泰富刊发的股东通告函声称,自2007年12月31日以来的财务或交易状况,概无出现任何重大不利变动。
2008年10月20日香港恒指成份股中信泰富突然惊曝,因投资杠杆式外汇产品巨亏155亿港元!其中包括约8.07亿港元的已实现亏损和147亿港元的估计亏损,而且亏损有可能继续扩大。
中信泰富两名高层即时辞职,包括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和集团财务总监周至贤。莫伟龙获任集团财务董事,负责集团财务及内部监控。
2008年10月21日中信泰富股价开盘即暴跌38%,盘中更一度跌至6.47港元,跌幅超过55.4%,当日收报于6.52港元,跌幅达55.1%,远远超过业界预计的20%左右跌幅。
2008年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确认,已经对中信泰富的业务展开调查,由于中信泰富的股价在两天内已经跌了近80%,联交所公布的公告显示,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及母公司中信集团,于场内分别增持100万股及200万股,来维持股价稳定。
2008年11月香港中信泰富在炒外汇衍生工具录得巨额亏损后,终于获母公司北京中信集团出手相助。中信集团向中信泰富授出116亿港元的备用信贷、认购中信泰富发行的可换股债券,以及承担中信泰富在外汇累计期权合约的损失。
2009年3月26日中信泰富公布08年全年业绩,大亏126.62亿港元,董事会主席荣智健强调集团财政状况仍稳健,暂时无供股需要。当日主席荣智健在业绩发布会上称,暂时无退休计划。
2009年4月3日中信泰富继早前被香港证监会调查后,3日再度接受警方调查。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前往中信泰富总部调查,在逗留一小时之后运走大批文件。
2009年4月8日 中信泰富在港交所网站发布公告称,荣智健卸任中信泰富主席,北京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接任。